邦有稻穀:信息永不眠-Stariver 獨立評論人

201408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只要極權存在一天,互聯網上讓它夜不能寢的「有害信息」就絕不停止。
8月7日,「徐州某大醫院門口發生警方擊斃三名暴恐分子事件」,並配有圖片的消息在QQ、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裏廣為傳播。警方展開調查後聲稱:這個消息的傳播者之一陳某,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微信圈傳播恐怖信息而被治安處罰的人。對此,江蘇省公安廳工作人員稱,微信也是網上的「公共場所」,雖對像是特定人群,但在公共場所傳播謠言、虛假信息,未經核實,也屬違法。
這樣的強盜邏輯,在當局通過「法治」手段整治互聯網空間以來,已經司空見慣,受眾也大多了解各方面對於此類事件的評論,不再一一贅述。在所謂「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剛剛發布的當天,警方和媒體就高調宣傳陳某是「微信朋友圈傳謠被懲第一人」,這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出台一個指向明確的「法律」或「法規」,然後拿一個典型案例祭旗,這當然是當局立威的慣用手法。但是當局的目的不僅是立威。當局打擊謠言,不是因為某些消息是謠言,而是因為某些被稱為「謠言」的消息包含著特定的內容;而這些特定的內容,不管它是不是謠言,都一定在打擊範圍之內。在調查真相會被判刑(譚作人案)、大量真相會被命令刪除的環境下,當局所指向的不是謠言,而是各種關於抗爭的「有害信息」。這些「有害信息」,包括可能引起抗爭或者揭露極權的真相——不論是歷史的還是現實的,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包括有關抗爭事件的報導信息,現場的和媒體的,以及相關的評論和集成,等等。
這些信息的傳播讓當局坐立不安。不論黨有媒體及其爪牙怎樣日以繼夜的歌功頌德,矛盾也在日趨直接和激烈,這對當局的合法性產生了巨大的、持續的衝擊。發動衝擊的源頭和渠道,往往就是互聯網。控制互聯網上各種有效用的信息傳播載體和平台,割斷「有害信息」的傳播,已經是新極權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統治技術。
但是,互聯網的技術發展,不是一個GFW就能一勞永逸;民間抗爭信息的傳播,即使只能靠吼,只能靠飛鴿傳書,也不會放棄。當局出台這樣一個無理而邪惡的規定,最多也就是在它的「防火長城」上加一塊磚。雖然當局永遠也不會承認在傳播控制上的失敗,但是它所採取的越來越無恥、越來越流氓的手段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傳播控製作為極權越來越強烈的剛需,又來自於它在統治合法性、治理正當性和管制有效性上的缺失。
當局出台這個規定,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混淆視聽,利用網絡詐騙等信息犯罪和民間抗爭在信息傳播渠道和手段上的近似性,對民間抗爭予以抹黑。多年以來,當局不斷提醒用戶:犯罪分子越來越依賴於互聯網,安全意識非常重要,千萬不要輕信來自互聯網的信息。這些別有用意的提示,以及江蘇徐州這個應時應景的典型,絕不是在浪費央視一秒千金的頻道時段和警方捉襟見肘的維穩反恐資源。它是在愚弄受眾:來自互聯網的信息,那些抗爭者們發布的真相和事件,都是不可信的。通過信息污染實現對抗爭者的抹黑和通過專制打擊實現對抗爭的壓制,在抗爭者無力甚至無法分辯之時,使言論市場出現「一邊倒」的討伐假象,最終使抗爭者退縮和放棄,是當局的既定目標。
很難確定,當局對於互聯網的深惡痛絕和對於「有害信息」的氣急敗壞,哪個程度更深一些;事先的剷除土壤和事後的嚴懲不貸,哪一個是當局的最優方案,還能使用多久。能夠確定的是,基於觀念和利益選擇的抗爭,既不會因信息的割斷而停止,也不會因當局的抹黑和打擊而放棄。和抗爭一樣,只要極權存在一天,互聯網上讓它夜不能寐的「有害信息」就絕不休息、絕不恐懼、絕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