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安全可靠源於人機結合-鍾民杰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副研究員

201409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國社會一直嘗試以高速鐵路的技術水平及其安全餘量,去判別這種交通工具是否安全可靠。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一直嘗試以高速鐵路的技術水平及其安全餘量,去判別這種交通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對於中國當初在世界上率先以時速350公里營運高速列車服務,國外廠商固然對這個新興挑戰者諸多質疑,但最嚴重的指控竟來自體制中人。他們散佈著類近於「速度越慢越安全」的論調,既否定中國自主設計與解難的能力,又認為世界第一速是以吃掉安全餘量實現。
先進的技術設備無疑是保障高速列車服務安全的必要基礎,卻非充分條件。事實上,技術在設計上不時存有難以察覺的缺陷,而設備在營運中也難免有故障。更何況高速鐵路置於非密封的環境下運作,有機會遭遇各式各樣未能預見的因素干擾。單憑預留巨大的安全冗餘,以至設置後備系統,都可能無法應對複雜多變的突發情況。人的靈活與經驗正可彌補設備的不足。
高速鐵路之所以如此安全和可靠,實乃人機相互監察、共同控制的結果。以號稱全球最安全的新幹線為例,即使該系統按照設備優先原則設計,以期減輕司機負擔並縮短列車追蹤間隔,列車仍不會自動開行。「列車自動控制系統」會自動控制列車速度,但在一般情況要使列車停下,仍需要司機介入操作。若線路上出現異常情況,亦有賴司機適當應對及匯報控制中心處理。
事實上,人的參與不僅關係到高速鐵路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亦深刻影響到系統所發揮的效能。在決定列車準點率方面,司機的角色更可謂無可取替。一列列車的延誤可導致其他列車晚點。而以準時聞名於世的日本新幹線,也間或在中途甚至於始發時已出現延誤的情況。列車既要追回進度,又要不因為突然調整影響旅途的舒適度,司機的操作與判斷自然至關重要。
與直觀印象相反,當服務涉及的設備越見先進,人的因素亦會相應地變得更重要。只有人機結合,方能有效排除任何一方錯誤所引發的不良後果,從而令系統的效率發揮至最高水平。因此,真正關注高速鐵路系統運作及安全性的人士,不可能只針對設備的功能與可靠性,而忽略管理與操作人員的質素。此中不僅要求相關人員具備足夠專業知識,亦須嚴守紀律與完善的規程。
事後證明,幾年前只死咬中國高速鐵路安全餘量不足的專家,心裡隱藏著的純屬「私人議程」。面對媒體年前再次訪問求證,專家承認指控不過是一句「針對原鐵道部觀點說的氣話」。就是因為這句氣話,當年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被推至極端,幾乎讓眾人的心血及難得的成果幾乎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