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當閱兵變成月餅-喬木 北京傳媒學者

201508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思維僵化,不准人們妄議閱兵,閱兵不好提,網民就用同音的月餅代替。
中國的互聯網管控催生了大批敏感詞,這些詞在口語中存在,但很難出現在網絡上,或者被系統自動過濾,不能輸入;或者發布後被刪除或屏蔽,別人看不到。網民想出各種方法來代替敏感詞,比如著名的六四,寫成5月35日、8乘8、柳絲。重慶薄王事件出來後,為了躲避網絡審查,把薄書記稱為不厚書記,王立軍局長則變成王麗君護士長。
最近中國在準備9月3日的閱兵。在一個日漸多元的社會,任何事都會有人贊同、有人反對,出現各種評論。社會在變化,政府卻還是僵化的思維,對於閱兵這樣的公共事件,只能擁護,不許有不同的聲音。許多社交媒體平台上,擔心人們妄議閱兵,乾脆把這個詞變成敏感詞。可是又擋不住公眾議論,閱兵不好提,網民就用同音的月餅代替。於是還沒到中秋節,網上就到處是月餅了。
網絡管控只是一方面,現實中更為嚴厲。某晚路過天安門,月光朗朗,廣場上燈火通明,但空無一人,除了到處巡查、站崗的警察、武警、各種制服和紅袖箍。記得1989年以前,天安門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公共場所,人們可以散步、騎車、嬉戲、放風箏、擺攤、賣小吃。以後就有了諸多限制,再後來出現了法輪功自焚、訪民聚集請願等事件後,廣場更是如臨大敵,各種警察、警車、探頭、欄杆、檢查,進入不易,讓人渾身不自在。此次為了準備閱兵,更是戒備森嚴。
不僅天安門廣場這樣的中樞地區,整個北京,乃至周邊的天津、河北,更遠的河南、山東,都被動員起來。停產、限行,要確保北京的藍天和秩序。舉國體制下,沒有權力辦不成的事。果然北京的天藍了、人少了、車稀了。除此之外,一些公共交通停駛或不停靠,單位放假,學校延遲開學,景點關閉,餐飲停業,速遞受阻。到了9月3日上午,作為國際大都市和全國航空樞紐的北京,所有飛機停飛,和平鴿禁放,為了紀念和平。
中國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聽話的,從北京奧運會、APEC,到今年的世錦賽、閱兵,人們不會質問,擁有財產權的汽車,交了高昂的購置稅、全年的使用稅、強制保險費,為什麼會被限制?更不會抱怨交通、餐飲、景點、速遞等關停給生活、工作帶來的不便。央視年年都評感動中國獎,其實感動中國的都是中國人民,敢動人民的只有中國政府。
政府要閱兵,顯然不能像經常閱兵的北韓、俄國那樣,用勞民傷財好面子去解釋。在鄧以後,中國的慣例是國慶的逢十閱兵,前兩次分別是1999年和2009年,至於1995和2005年抗戰勝利的50、60周年,並沒有閱兵。但此次完全不同,躊躇滿志中國夢的領導,閱兵對內可以提振士氣,展示權力穩固,對外可以揚我國威,顯示實力。作為世界上最富的政府,中國不僅有錢,到處投資採購、一帶一路,還有軍事實力做後盾,捍衞經濟、維護統一、保衞和平、領導世界。
中國是戰勝國、當今第二大強國、某高校書記剛發文稱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全民動員、各種安保都能理解,只是為何閱兵變成了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