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天下:看緬甸 想中國-章文 知名評論員

201511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短短五年間,緬甸從軍政府色彩濃郁國家穩步快速向民主過渡,看似夢幻卻又真實發生。
據外電消息,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此次緬甸大選中獲得70%壓倒性的選票,贏得大選,執政黨承認敗選。
遙觀鄰國的這場大戲,不由讓我感慨萬千。要知道五年前,昂山素季還處於軟禁狀態。短短五年間,緬甸從一個軍政府色彩濃郁的國家穩步而快速地向民主過渡,這一切在外人看來好似夢幻,卻又真實地發生著!
考察緬甸的變化,世人將會發現這不是哪一方獨自的貢獻,而是多方合力的結果。昂山素季當然是標誌和中心人物,是她的堅忍不拔鼓舞了緬甸的反對派,同樣重要的是她的妥協與和解精神使得反對派與當局之間得以合作,而不是零和遊戲。
11月10日,昂山素季首次就緬甸大選發表意見稱此次選舉「不自由但公正」。「不自由」是指選舉並非完全放開:緬甸憲法規定兩院各有1/4的議席由軍方委任,剩下的議席才通過直接選舉產生。
如果不認同不接受這一「不自由」的規則,那麼遊戲不可能玩下去。僵局可能還得延續多年。未來恐怕還會有變數。昂山素季今年已經70歲,瘦弱單薄的身軀隨時都有可能倒下。一旦她不在,緬甸不可能找到第二個像她這樣的標誌性人物,緬甸的反對派將會群龍無首,與當局的談判就不會這樣有效率。
然而實事求是地講,不管昂山素季有多高的聲望,緬甸變局的主導力量還是在官方及其背後的軍方手中。擁有強力機構的官方如果無意改革,改革在很長的時間內將會寸步難行,儘管從更長的時間段來看變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僵局期間,有人會坐牢會流血會喪失生命,就如同緬甸的過去一樣。
源於軍方的緬甸總統吳登盛是關鍵人物。我預言他極有可能獲得明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正是他在2011年2月當選總統後,緬甸正式向民主轉型。
2012年1月20日,他在接受美國報章採訪時表示,「我們正處於邁向民主的正確道路上。正因為我們在正確的方向上,所以只能向前邁進。而且,我們也沒有任何想要走回頭路的意思。」
十天之後,正在新加坡考察訪問的吳登盛再次向國際社會表態:「我向你們保證,我將竭我所能,在緬甸建立一個健康的民主體制。」
同年9月29日,他在接受英國傳媒採訪時說,他與昂山素季之間沒有任何問題,他正與她合作,如果緬甸人民在2015年緬甸大選中投票選擇昂山素季擔任總統,他將給予支持。
2014年10月底,為了2015年的國會選舉能平穩進行,吳登盛第一次邀請昂山素季和政府、議會、軍隊等各方代表共商國是。
可以說,如果沒有吳登盛的積極領導和推動,緬甸的民主轉型之路將會崎嶇艱難許多。而吳登盛來自軍方,沒有軍方的支持和認同,他也不可能走得這麼遠。他的顧問之一吳丹敏在接受採訪時曾透露早在緬甸軍政府領導人丹瑞大將退休之前,丹瑞和軍方就已經制定了通往民主的路線圖。
雖然丹瑞當政期間,緬甸軍政府肆意迫害和處決反對黨人士,或者強迫他們接受勞改,昂山素姬也連續多年一直處於丹瑞所領導的軍政府的監禁或軟禁狀態下。但也是在他退休之前,昂山素季結束了軟禁狀態。
在昂山素季恢復自由身之際,緬甸官方媒體《緬甸新光報》發表題為《握手問候攜手前進》的文章,呼籲各方以成功舉行大選為契機,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擯棄前嫌,攜手前進。文章敦促各方遵守憲法和現行法律,同時還發出「如有組織願意組建政黨可以依法申請」的積極信號。
這一切的改變,沒有丹瑞的同意是不可想像的。而吳登盛上台以來的種種積極舉措,沒有丹瑞的首肯也是很難推行的。由此可見,緬甸軍方的確已經做好了國家轉型的各種準備。
11月6日大選投票前,吳登盛明確表示政府和軍方將會尊重自由公平選舉的結果。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在投票後對媒體表示,軍方將會尊重選民的心聲。
緬甸本次大選被認為是該國25年來最為自由和廣泛的選舉,也是緬甸自2011年逐步民主化以來的首次大選,大選共邀請了1000多名國際觀察員和近萬名國內觀察員。率領中國觀察團的中國外交部亞洲事務特使孫國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作為緬甸的好朋友、好伙伴、好鄰居,我們接受緬甸的邀請,作為觀察員來觀看、觀察這次大選,對於我和我的同事們也是一次學習和了解的好機會。
孫國祥的表態令我這個遠距離觀摩緬甸大選的中國人百味雜陳,看緬甸,想中國,中國何時也能像緬甸這樣啟動實質性的民主改革呢?
百年來,中國在向民主轉型的道路上可謂是歷經艱辛。
辛亥革命前夜,體制內的有識之士為挽救天朝的覆亡做過了種種努力,可惜「洋務運動」只是學習了西方的「技術」,而變法維新剛過百天就以流血而告終。天朝的頑固與殘暴終於使孫文等人放棄了對它的最後一點幻想,毅然地拿起了槍杆子。清王朝如果不是汲汲於部族利益,不是盡力拖延實質性的改革,不是等事態壞到不可收拾,那麼後來的革命會否發生,將是一個未知數了。
半個世紀前,上天又給了中國一個建立民主體制的大好機會。可惜當時的國共兩黨未能領悟「和解共生」的精髓,為了奪得絕對統治權不惜同胞相殘。內戰之後的中國,一黨專政至今。
相比清王朝,緬甸的軍政府顯然明智許多。儘管在內外交困之中,槍杆子在握的軍政府還是可以拖延最後時刻的到來,必要時甚至可以再動用坦克和機關槍。但今天,他們似乎明白了大勢不可違,開始不再逆時代潮流了。
我又聯想起台灣島內的國民黨來,當年正是因為蔣經國的幡然醒悟,開放黨禁報禁,使台灣社會從專制轉向民主,才避免了國民黨滅亡的命運,脫去獨裁內核的國民黨在民主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民主政體佔據主流,專制獨裁政體屈指可數,且越來越被人唾棄。中東北非革命後,民主啟動第四波,緬甸正處於這一波中,相信越南、古巴等國也會相繼跟上。
戊戌變法主力之一的梁啟超曾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清王朝拖延「變法」導致覆亡,蔣經國及時求變保住了國民黨。今天緬甸當局的作為,令世人對這個國家有了樂觀的期待。
縱觀歷史,前車之鑒多多,橫看現實,好壞例子皆有,當政者應仔細思量!一個國家的變法,主導權開始是掌握在統治者手中的。統治者應「以史為鑒」,及時求變,切莫為一己一集團之私利,拖延變革,終至喪失主導權並遭到人民的唾棄,徹底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