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從亞投行看中國的吃相-吳戈 國際時事軍事評論員

201512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亞投行成了中國自我感覺太好、打腫臉充胖子的經典案例。
大陸現在流行對過於急切或貪婪地想獲利的人提醒說「但是吃相別那麼難看」。說中國想在全球大展宏圖是過於貪婪,肯定有人不接受,但在具體手段和進展上,中國的吃相的確有些難看。
2015年12月25日,隨著提交亞投行協定批准書的意向創始成員國突破10個和初始認繳股本總額超過總認繳股本的50%(達到50.1%),中國一手打造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終於宣告成立。此時,距3月31日中國意氣風發地宣布意向創始成員國已多達57個,亞投行呼之欲出已有9個月。3月時,中國這一意在進軍長期為美日獨霸的世界經濟基本框架創建者地位的挑戰,因上述57國中幾乎囊括了全部重要的歐洲國家和除日本外的亞洲重要國家的重大進展,正贏得國內萬眾歡騰。
按理說,狂喜過後9個月未見高潮一刻並不舒服,好在中國公眾只要是愛國的,表現之一就是對政府的失手自覺無視,並被持續不斷的新刺激托上幸福的巔峰。但對不那麼狂熱愛國,因而還能有正常思維的中國公眾,無疑亞投行成了中國自我感覺太好、打腫臉充胖子的經典案例。
我們來分析一下,迄今的17個批准協定的國家共出資491.79億美元,減去中國的297.8億,長達9個月的時間其實只是為了求來批准193.99億的承諾出資。這個金額還不如中國給印尼一國隨手扔出的經濟紅包,可見拉人入伙做生意與送禮或收買完全是兩碼事。
更重要的是,在意向創始成員國中,20個歐洲、大洋洲發達國家有8個(佔40%)批准了協定,居然是最高的;6個中亞/外高加索國家就只有一個批准(佔16.7%),而且中亞五國中一個也沒有;10個東盟成員國中3個(30%)批准,但基礎設施市場巨大的幾個關鍵國家均未批准;9個東亞、西亞、南亞國家中3個(33%)批准,其中韓國是最大亮點,該國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也來捧場,或與在朝鮮問題上需要中國有關;8個中東國家1個(12.5%)批准;金磚五國中的意向國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無一批准,特別是第3大股東、中國視為最好盟友的俄羅斯的遲疑,是中國遭受的最大打擊。
而且,57國中高達40國(70%)還不是沒有繳齊承諾的出資額的問題,而是根本沒有批准成立這個組織的協定,參與意向發生了遲疑甚至反悔。這當然可以有各種原因,但其中必然包括對這一組織的回報率和中國的實力、意圖和走勢發生懷疑。
當然,中國官方輿論早總結出最大的阻力——美日阻撓。這從大陸公眾千瘡百孔的常識讀本——百度百科上可見一斑。該百科對亞投行最大的挑戰對象——美日長期佔據最大股份的亞洲開發銀行的解釋中,在第二段就有出處不明的負面指責:「無論是世界銀行還是亞洲銀行,要獲得貸款,都要在政府透明度、意識形態等方面通過考核,還有環保、僱傭、招投標等方面的多種要求。」
可笑的是,接下來的內容又照抄態度迥異的另一來源,介紹如下事實:到2013年中國已是亞行第二大借款國、技術援贈款第一大使用國及第三大股東,利用亞行投資已建成3000公里高速公路、5515公里鐵路,改善了4500公里的貧困縣公路;亞行還配合中國發展戰略調整,把貸款的70%用於中、西部地區;2015年12月,亞行批准3億美元貸款幫助改善北京空氣質量。
這是否意味著,作為公認的政府透明度極差的共產黨專制國家,中國順利通過了這些西方霸權在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刁難,從「條件苛刻、效率不高」的亞行獲益菲淺?亞行幫助北京改善空氣質量時提醒中國政府「根本原因在於河北省的經濟和工業結構」,算干涉內政嗎?
其實,要證明亞投行的必要,說「現有金融機構根本無法滿足(第三世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已屬誇大,還非要將它與中國挑戰美日地位等一大堆大國野心捆綁起來,甚至酸溜溜地對亞行貸款在「環保、僱傭、招投標等方面有多種要求」也要指責,難道發展援助貸款不應該對環境、勞工權利和項目公正有要求?
中國模式還真與眾不同,每次從無償援助、低息貸款到直接投資、減免債務一番慷慨解囊,換取的往往是某小國與台灣斷交、不見達賴、不收留世維會等政治回報。本來,以中國近年全球「大撒幣」的風範,獨擔亞投行全部近千億美元出資也不在話下,之所以一個一個求這些出錢很少卻數量眾多的國家,恐怕正是想不直接砸錢買,而營造一個利益共同體。
然而,中國最不擅長的正是這一點。多達70%的意向國發生動搖,正與中國政治上的野心、狂妄的自戀和促狹的心態,或者說吃相太難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