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霧霾政治經濟學-喬木 北京傳媒學者

201612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內地粗放底發展引起的空氣污染禍害,短短幾年豈能化解。
霧霾再次來襲,東北淪陷、華北淪陷、華東淪陷,就連當年日本鬼子都進不去的大西南,也淪陷。網傳照片,成都一教室裏的小學生幾乎人人戴口罩上課,令人痛心。最近全國多地啟動霧霾紅色預警,許多中小學停課。偌大的中國,已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在霧霾最嚴重的北京、天津、河北,有五名律師,向法院起訴京津冀政府,狀告其未能履行防止和治理轄區內大氣污染的職責。儘管從法律的角度可訴,但中國的法院事實上都歸同級政府、黨委政法委管轄,這樣的案件往往不予受理。就像許多涉及網絡刪貼銷號、政府訊息公開的起訴,由於法律背後的政治,法院也不受理。
這些年中國各級政府在治理霧霾方面,表態、舉措、加稅、投入巨額預算,決心不可謂不大,但具體效果如何,不光沒有好轉,反而是愈來愈厲害,而且決策不透明,責任難追究。以北京市為例,從2014年起政府將投7600億元治理霧霾。市長更是表態,2017年如果實現不了空氣治理的好轉,就「提頭來見」。結果2017年沒到,市長換了。
這就是中國的「三拍」官員:拍腦門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官員的升遷任免由上級決定,同級的人大代表沒法監督,民間更沒辦法知曉經費的投入和使用情況。起訴法院不受理,要求訊息公開,又說不在公開的範圍。儘管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公開的應該是常態,不公開的是特殊,但在具體執行中,卻變成不公開是常態,公開是特殊。
霧霾表面是氣候現象,而且只要刮風,就能緩解消除,氣象部門也準備把霧霾作為自然災害來應對,但誰都知道背後是政治。一方面是過去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長,用政績來維持穩定,另一方面又不斷地否認、忽視、拖延環境問題的存在和解決,導致愈來愈嚴重。
事實上霧霾一開始就是當政治問題處理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美國有幾名運動員對空氣不適,戴上口罩,遭到中國官媒的圍攻和民眾的憤慨,認為是給中國抹黑。2011年,美國大使館開始公布北京的PM2.5指數,供在華美國人參考,指數顯示北京空氣污染經常是「有害」水平。
當時的《環球時報》對此發表社論,認為美使館搞PM2.5監測並公布數據,有很大的「私心」,想多爭取美國政府的駐外使館人員補貼,從利益上說,不排除有意把中國空氣質量往差了說的動機。
而中國環保部更是認為此舉違反了環境保護的規定,中國的監測和數據更精準,完全能夠滿足公眾的需求。敦促美國使館尊重中國法規,停止發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氣質量訊息。
政治的調門很高,也激起了民眾的反美情緒,但掩蓋不了日益惡化的空氣。現在中國也在公布PM2.5指數,民眾在不停抱怨的時候,是否該反省被政治耽擱的環境問題?
現在倒是想治理,但幾十年粗放發展排出的廢氣塵渣熱量,豈是短短幾年能化解的?何況還在繼續排放。另外空氣是流動全局性的,北京投入大、轉移多,但周圍的河北乃至全國都得協調,以鄰為壑、地方保護、邊污染邊治理,如何解決?
霧霾沒有解決,霧霾經濟應運而生。各種口罩、淨化器銷售火爆。在霧霾最嚴重的12月20日,清華大學主辦「霧霾經濟學研討會」,結果外地的代表一大半沒來。有飛機降落不了的,有高速公路封閉的,有出了高鐵站身體不適返回的。
這就是北京,政治經濟、為人民「服霧」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