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中國媒體的繁榮和無奈-喬木 北京傳媒學者
201702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財經、娛樂、國際新聞,一起構成了中國媒體的繁榮,掩飾著背後的無奈。
由於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費群體,又是世界上最出新聞的地方,中國媒體無疑是最繁榮的。就說這幾天,都在熱傳王林大師的死訊。王林作為一個江湖術士,和眾多政商、演藝名流過從甚密,網傳各種合影收徒照片。後來惹了官司,現在官方報「因病突逝」,自然引發熱議。而且這樣的事,既滿足好奇,政治上也沒大的風險,就像芮成鋼、老虎吃人、乃至郭文貴,作為娛樂和政治八卦,總是可以說說的。
媒體在民主社會被稱為「第四權力」,本來是監督權力、監測環境、記錄歷史的,但在中國由於沒有獨立的地位,監督權力不可能,監測政治環境談不上,就是監測自然環境、空氣污染什麼的,也會惹麻煩。至於記錄歷史,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歷史,很多政治不能言說,又怎能記錄歷史?
中國媒體一直被稱為「喉舌」,來自列寧的建黨和政治宣稱理論,認為媒體應該是黨的政策宣傳者、政治的鼓動者、群眾的組織者。雖然媒體的這個性質和根本基礎,由於政治制度不變,一直沒有改變,但隨着改革開放,為了適應形勢和改善效果,過去這些年對「喉舌論」的指導思想,本來有了些微調。
比如先提出「導向論」,強調主流媒體要注意正確的政治導向,但市場媒體、不那麼政治的內容,容忍有一定的自由度。後來又提出「貼近論」,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基層,儘管還暗含着媒體的政治功能和高高在上的地位,但畢竟開始放下身子,注重內容的可讀性和宣傳效果。前幾年又提出「走轉改」: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黨報欲在和市場報、社交媒體的競爭中有所作為。但是很快,用「媒體姓黨」的說法重新強調「喉舌論」,而且不僅要管吃補貼的黨報和新聞報道,還要嚴管市場報、網絡、評論、甚至廣告。
中國的報紙大概分三種:一、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報,如《人民日報》、北京的《北京日報》、上海的《解放日報》、廣東的《南方日報》等;二、各個部委辦系統的行業報,如《中國教育報》、《中國婦女報》、《中國石化報》、《中國保險報》等;三、各地的晚報、都市報、以南方報系為代表的市場報,它們雖然也歸黨所有所管,但可以不那麼政治,以社會問題、民生和娛樂新聞為主。
在社交媒體興起前的報業競爭中,市場報佔據了對黨報和行業報的上風,贏得了大眾讀者和廣告、發行市場。隨着網絡的普及,原來以為黨報和行業報會更難,但由於黨報有不斷增加的補貼、指令性的徵訂,行業報有自娛自樂、系統內部固定的運營模式,受衝擊最大的反而是市場報,絕大多數都是舉步維艱。一些如北京的《京華時報》、上海的《東方早報》,只能關張。
殘存的市場報和網絡媒體,上不敢說權力,下不敢說權利,不管是作為公民的政治權利,如選舉、言論、結社等,還是作為納稅人的經濟權利,如民生、福利、審計等,只能浮在中間,說說不疼不癢的房價、交通,或者離得很遠的國際問題。
媒體為了規避政治風險、佔據市場,就只能盡量說財經、娛樂事了。各種財經媒體很多,還能維持運營。娛樂媒體、娛樂新聞更是盛囂塵上。還有就是主要借說國際問題煽動民族主義的《環球時報》等媒體,在眾多「吃着地溝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的讀者中,很有市場。他們不能爭取自己切身的權利利益,只有幻想着大國崛起,帶來某種心理的滿足。所以就出現了普遍的現象,中國民眾和媒體,不願談不敢談國內政治,卻熱衷於國際風雲,川普、安倍、樸槿惠、菲律賓,一個也不能少。
財經、娛樂、國際新聞,一起構成了中國媒體的繁榮,掩飾着背後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