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解碼:設青年組 官方腹稿-王俞

201411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一代的躁動在佔中表露無遺,青少年工作成為港府當務之急,於是有人獻計在提委會設青年組別,擴闊政治參與空間,疏解年輕一代有才難展的鬱結與忿怨。但原來,提委青年組並非只是民間聲音,據聞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日前就第二輪政改諮詢會見工聯時便主動提及,指可由漁農界組別撥出二十席予這班未來社會主人翁,以擴大提委會代表性,爭取年輕人支持。
漁農界現於選委會坐擁六十席,遠超商界及專業界別,早成眾矢之的,若青年組構思獲阿爺青睞,在朝廷「勸喻」之下,割捨席位似乎是難以避免的事。政界猜測,在林鄭見過工聯會後兩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隨特首梁振英赴京拜訪部委,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向港澳工作單位講解二輪諮詢的最新定稿,提委會青年組應是其中一個焦點。
知情人士指,自佔領行動爆發以來,青少年問題凸出尖銳,若青年組被視為解決渠道之一,朝廷未必不會開綠燈。尤其政改陷入僵局,阿爺就算打定輸數,也希望盡量擴大提委會民主成分,以示玉成其事的誠意,青年組不失為一個方案。
不過,政界卻對構思不太看好。工聯會副會長黃國健拒絕透露林鄭在會面中的發言內容,但單就青年組方案而言,他亦擔心未必奏效:第一,青少年問題形成因素複雜,例如向上流動路斷、生活環境惡劣、升學出路狹窄甚至受社會文化影響等等,並非單純對政治制度不滿,就算提委會設立青年組,也未必能減低他們的憤懣。第二,縱使改革提委會符合青少年渴求,但青年組只有二十席,在一千二百名提委中猶如滄海一粟,無法左右大局,究竟有多少吸引力,不無疑問。
事實上,青年組構思在具體操作上亦存在難度。例如,如何為「青年」定界線?如果定於十八歲至四十歲,對四十一歲者會否構成年齡歧視?如果只限於十八歲或以上學生參與,對早投身社會的年輕人又是否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