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觀察:文膽捧大秦帝國 為強人政治唱好

201704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習近平文膽之稱的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日前開腔力捧電視劇《大秦帝國》。天子近臣為一部歷史劇如此不吝溢美之詞,其目的是借古喻今,為大國崛起、強人政治鼓與呼。
何毅亭稱,大秦帝國的崛起有三個關鍵因素:一是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其內核就是富有血性、不屈不撓、勵精圖治、奮發崛起。二是有雄才大略的政治人物,重法圖強的秦孝公、開疆拓土的秦惠文王、滅周遷鼎的秦昭襄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作用巨大。三是有秦國人的不懈奮鬥,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滅六國,用了一百三十五年,這個勝利和成就,是幾代秦國人甘願為國家赴湯蹈火、付出巨大犧牲換來的。 
何毅亭表示,從一九二一年中共成立到二○四九年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也是一百三十年左右。中共已明確習近平為全黨的核心,在其領導下,只要全體中國人民甘於奉獻、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眾所周知,何毅亭是習近平欣賞的黨內理論家,習近平近年來的一些重要講話據說出自其手,何毅亭還深度參與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的撰寫,因此他對歷史問題的一些看法頗引人關注。目前中國已解決了捱打、捱餓階段,正處於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前夜,歷史方位上與當年大秦走出蠻荒、一統天下幾乎相同。
大秦當年面臨大爭之世,血性崛起,孝公破的是貧局,惠王破困局,昭王破強局。而中共建政以來,毛澤東破的是捱打之局,鄧小平破的是捱餓之局,習近平破的將是圍困之局。總體來講,秦與現今中國的狀態是一樣的,也就是「敵軍圍困萬千重」,所以要強勢生存,血性崛起。因此,需要有一個雷霆萬鈞的人物,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挽狂瀾於既倒,「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這或許就是中共十九大的主題。何毅亭推崇大秦帝國,就是為十九大造勢。
十九大將是中共歷史上一次重要會議,如果說十八大解決了習近平的上位問題,那麼十九大將解決習近平獨掌朝綱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中共的執政空間與力度,為實現民族復興打下基礎。由於海內外自由派對強人政治的普遍反感,中共面臨的政治壓力也不小,意識形態鬥爭仍然緊繃。在此背景下,當局用《大秦帝國》這部歷史劇作為宣傳的政治工具,也就可想而知。
不過,大秦雖然一統天下,但二世而斬,在陳勝、吳廣起義之下迅速崩潰。當今中國實現大國崛起是大概率事件,問題是崛起之後怎麼辦?能夠維持強盛多久?如果只有硬實力支撐,卻缺乏軟實力的支持,難免會出現大秦帝國一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