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台灣人民仍然懷念蔣經國-黃毓民 時事評論員

201801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蔣經國逝世三十周年,國民黨擴大紀念,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出言譏諷:「不肖子孫欲藉紀念獨裁者,獲得權力與選票。」正在推動兩蔣統治時代「轉型正義」的民進黨,「鞭屍」都來不及,當然不會對蔣經國「崇功報德」。不過,根據早前民調,迄今仍有超過半數的人民認為蔣經國對台灣的貢獻最大。同期另一份民調顯示蔡英文的聲望跌至谷底,只有百分之廿六的滿意度。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逝世,台灣的「蔣經國時代」結束,筆者於一月十九日赴台採訪,以《強人去後──蔣經國逝世後的台灣》為題,寫成了十篇專題報道,刊於一月二十二日至一月三十一日香港《快報》。在第一篇特稿的前言,筆者指出:「蔣經國總統以他有限的生命與時間競賽,為中國民主化邁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步,在他垂暮之年,顛倒了人通常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日趨保守的規律,進行中國歷史所未曾見的偉大民主工程,一息尚存,誓要將台灣建設成為中國民主社會的典範,受到舉世的讚佩。在他主導的台灣政治改革,加速民主的實現之際,他是一個眼睛看不清楚,腿又不能動,百病纏身,已經到了生命盡頭的老人,他的嘔心瀝血而終,帶給台灣人民無盡哀傷。」
蔣經國逝世後,翌日李登輝即根據憲法繼任,國民黨高層銜哀奮勵,為領導權的順利賡續,幾經折衷協調,終於達成共識,權力和平轉移。民進黨在一月十三日深夜召開臨時中常會,為了那份就蔣經國逝世需要發表的聲明的遣詞用字,爭論了很久,既要表現反對黨的立場,又不能不對蔣經國之逝表示哀悼,亦似乎不能不肯定蔣經國對民主的貢獻,此外又擔心不可測的未來。不過,聲明終究要發,除了表示哀悼,並通令全體黨員「暫停一切遊行示威活動」。
三十年過去,台灣仍然有許多民眾對蔣經國長留去思,他的歷史評價三十年不衰。蔣經國治下的台灣,推動「十大建設」、設立科學園區發展半導體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小蔣」主政的十六年,雖然經歷兩次石油危機,但台灣亦締造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迹。
今天仍被民進黨「台獨」人士標籤為「獨裁者」的蔣經國,在他生前的最後一年,完成了台灣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歷史上多件重要政治改革工程:一九八七年七月宣布解除戒嚴,同時開放黨禁與報禁,十一月開放大陸探親。這樣一位「獨裁者」,在「反攻復國」無望的時候把自己和他領導的國民黨的命運,與台灣人緊密連結在一起,毅然下放權力,還政於民。
三十年過去,經過了三次政黨輪替,「一黨獨大」四十年的國民黨兩次在野,如今更遭民進黨以轉型正義為名,實行全方位的政治清算,加上黨的改革舉步維艱,二○二○年大選能否「敗部復活」,恐怕不能樂觀。至於民進黨刻意剪裁台灣政治發展的歷史,把兩蔣統治時代的國民黨打入專制獨裁之列,所謂轉型正義只有一把尺,彷彿台灣今天的民主,是民進黨揭竿起義,一夜之間就把專制獨裁的國民黨趕下台。二○○○年三月,陳水扁在連戰宋楚瑜「鷸蚌相爭」之下「漁人得利」,使民進黨在建黨後首次執政。如果不是蔣經國在死前解除黨禁,推動政治改革,而他的繼任者李登輝順應民意,加速改革步伐,九十年代中,國會全面改選及總統民選次第完成,民進黨今天可以二度執政嗎?
台語有「吃果子拜樹頭」和「割稻尾」之說,前者指飲水思源,後者則是說坐享其成。只講現實利害、權力至上的民進黨,在許多仍懷念蔣經國的台灣人心中,只是一個「割稻尾的忘了吃果子拜樹頭」的政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