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水管滲漏成常態 水署懶政不知恥
201804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近年有個怪現象,就是喜歡比爛,不是向優勝過我們的地方取經,而是向差劣過我們的地方取暖,水務署更是當中佼佼者。本港水管滲漏率高達百分之十五,每年浪費近億立方米食水,水務署不是知恥近乎勇,反而自吹自擂,為滲漏率在先進地區屬中游而沾沾自喜,簡直不知醜字怎麼寫。
最諷刺的是,港府高官昨日出席一個珍惜用水活動,煞有介事指食水非常珍貴,呼籲市民不要浪費,其實最需要珍惜用水的恰恰是港府自己。申訴專員公署早前直斥本港水管滲漏情況嚴重,爆喉熱點固然繼續爆不停,即使未有列入爆喉熱點的地區同樣食水長流,造成的浪費足夠二百萬人使用一年,等同每年流走五點三億元公帑,令人咋舌,若同新加坡只有百分之五的滲漏率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馬路噴泉」、「馬路河流」儼然成為香江一景,水務署胡混度日難辭其咎。
正如「東方報業民意調查」大部分受訪者指出,爆水管已成都市隱患,水務署監管失職,工作落後,猶如倒錢落海。事實上,香港自詡國際大都市,但因為爆水管而制水的荒謬事件仍不時上演,情況恍如倒退至「樓下閂水喉」的上世紀六十年代,不僅市民叫苦連天,商戶無法做生意更是血本無歸。惟面對外界批評,水務署署長一方面意見接受,另一方面態度照舊,強調香港水管滲漏率已較加拿大蒙特利爾、意大利羅馬和英國一些城市低,又指香港山多,供水管網需要調高水壓,較易造成滲漏,簡直是欲卸之責,何患無詞。
眾所周知,水管長爆長有源於水管老化,而這個問題不是香港獨有,例如日本東京同樣面對老化問題,但當地政府大刀闊斧更換水管,至今滲漏率維持在百分之二至三的全球低位,別人做得到,為甚麼港府做不到呢?可以看到,水務署二○○○年曾推出全港更換水管計劃,拖到一五年完成,但計劃只覆蓋三千公里水管,佔全港八千公里水管網絡不足四成,當局更以工程造成交通癱瘓和造價不菲為藉口,不傾向更換老化水管,改以「智管網」替代。本來,借助智能技術監測水管滲漏情況,及早修補,不失為折衷辦法,問題是,水務署歎慢板的官僚作風不改,目前連智管網第二期工程撥款都未向立法會申請,遑論在全港各區完成裝設,當局預計二○三○年水管滲漏率可降至百分之十以下,恐怕只是一廂情願。
古人說:「前水復後水,古今相續流。」香港水管爆完又爆,何嘗不是前水復後水呢?近年水務署一再被推到輿論風口浪尖,公屋鉛水事件更淪為眾矢之的,然而在特首林鄭月娥的卵翼保護之下,各部門高官「官到無求膽自大」,既無改善施政動力,又無問責精神,遇事一味採取拖字訣、耍賴皮、找藉口、擺官威。一節見則百節知,水務署怠政不會是個案,連水管滲漏的小問題也解決不了,人們還能指望港府解決其他大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