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通識教育科應適時進行改革-陳曼琪 律師

201805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自二○○九年,香港新高中課程落實推行,通識科被列為四大必修科之一,與中文、英文、數學的地位相同,成為各位文憑試考生投考大學的「敲門磚」。時值今天,差不多十年過去,社會對通識科有不同的意見,而教育局最近亦展開對該課程的檢討。就此,各界理應給予教育部門適當空間,不要提出任何「未審先判」的批評,影響當局的檢討工作。
根據教育局的章程,通識科「旨在幫助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為學生提供綜合應用各種共通能力以建構知識的情景」。現時,該科目含六個單元的基礎知識,包括「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衞生」及「能源科技與環境」。除公開考試中兩份試卷外,通識科還加入校本評核的內容,要求所有考生參與佔整體分數兩成的「獨立專題探究」,以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及分析議題的能力。
事實上,通識科的原意是良好,但卻增添學生及老師不少的壓力。試想想,六大範疇均是不同的專業領域,要由通識老師兼教是難以想像。加之科目的教材是由教師自行制訂,沒有統一配套支援學生及教師,有機會造成最終教學質素參差。換個方向想,通識所涉及的題材及當中的專業水平,有時是需要達到本科、碩士甚至是博士的程度,要求中學生對議題作出深入分析,可謂有點不切實際。
如前所述,通識科有兩成的分數是來自於「獨立專題探究」。校本評核的原意就是減輕學生壓力,避免出現以往在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中,「一試定生死」的弊端。不過,參加過校本評核的同學就會知道,此舉其實是將一次性的壓力,拉長至日常課程之中。同學對評核有一定壓力,教師亦需要付出大量時間作出指導。況且,校本評核的比重只有兩成,最終分數的高低關鍵,仍然在於考卷的答題。由此可見,校本評核未必是減輕壓力的有效方式。
另一個令人關注的地方,就是通識科考試中涉及政治立場的論述。由於其中兩個單元為「今日香港」及「現代中國」,是不能避免討論當下的政治議題。在通識科的學習時間及配套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大部分學生的分析只流於意見的表達,又或情感的宣洩,未能掌握當中深層次的理論進行客觀思考。
一方面,學校不是政治角力場地;另一方面,文憑試對於每名考生是相當重要,甚至關乎到他們的升學前途,應盡量減少考生的憂慮及不確定性。在如此重要考試中,存有任何涉及現今政治的題目顯然不理想,亦應避免任何會造成考生和閱卷員尷尬的局面。說實話,通識作為中學生的科目,只需考核其對不同理論的認知即可,而不是要求學生作出深入的評論表態。
為回應訴求,教育局已對通識教育科啟動檢討機制。對此,我有幾個認為可行的建議。第一,通識科應由必修科改為選修科,以釋放學生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時間。第二,若仍需保留通識為必修科目時,日後可只設「合格」和「不合格」,而不再以「1」至「5**」作為評級,避受不同分數所帶來的壓力。第三,教育局應在未來制訂通識科的統一教材,盡量減輕師生在準備課程上的工作量。當然,上述方案尚在討論階段,一切需等待相關委員會完成審議工作。
不過,或者有人會指,將來改革等於削弱通識科的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成為「選修科」也好,只評「合格」或「不合格」也好,是不代表學生可以不認真對待通識科。在一個應試壓力較低的情況下,教師工作量得到紓緩之餘,學生將有機會看得更遠,也更有可能落實通識科原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