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環保小習慣 考驗港人意識-陳曼琪 律師

201807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最近,不論在電視廣告或社交媒體上,都可以看到呼籲市民棄用塑膠飲管的宣傳,為環保「減塑」而盡一分力。事實上,有時在生活上很小的習慣,只要作出改變,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決定,就能讓整個社會得益,真的何樂而不為?
記得約十年前,香港立法規定在某指定的零售點中,必須向顧客徵收「膠袋稅」。當年,我曾想過市民可能不會習慣沒有膠袋的日子。每每在超級市場購物,大家都會提着各種大小不同的膠袋,很難想像環保袋會有普及的一天。更何況,即使徵收「膠袋稅」,也是五毫錢一個,市民有機會寧願多付數元「交稅」,也不會自攜購物用袋。
不過,顯然我的想法是錯了。在政策推行後,大家很自然地使用環保袋,又或直接將貨品捧在手裏,也不會輕易地選擇使用膠袋。現時,在街上提着膠袋的市民絕對是少數,甚至有時在零售商店中特意購買膠袋承載物品,也會招來奇異的眼光。由此反映,社會上一些大眾的習慣不是不可能改變,只是需要一個良好的提醒,讓大家真正察覺問題,再形成社會風氣。在「膠袋稅」上,明顯是五毫錢發揮着強而有力的提醒作用。
說回塑膠飲管,其實道理也是如出一轍,要改善現時濫用的情況,就要讓市民發覺當中的問題。現時大部分宣傳裏,指出飲管有機會進入海洋,影響到當中的生態系統,最終會透過食物鏈進入日常生活,為人類健康帶來潛在的風險。另外,對部分海洋生物來說,塑膠垃圾更會影響到其生命的安全。近日,就有一段視頻在網上瘋傳,講述一隻海龜被膠管插入鼻孔,需要醫護人員費極大氣力將其取出。
事實上,想深一層的話,飲管又是否真的必需,抑或是純粹習慣而已?有沒有想過,在任何形式的飲管被發明之前,大家又是如何飲用液體呢?換個角度來想,就會發現即使沒有飲管提供,也不會影響到大家品嘗飲品的滋味。細細地用飲管啜飲,倒不如動手拿起杯子飲用,欣賞真正味道的體會。現時坊間流傳多種「走管」後的替代方案,例如以不銹鋼製吸管飲用,但事後卻需花工夫清潔。另有一些建議,包括紙製飲管、意粉飲管等,都是極具創意的。
然而,不是每一個方法都值得稱讚,例如一間位於美國的連鎖飲料店,就嘗試「走管」後以新的吸管形膠蓋取代,以滿足顧客對飲管的依賴。此方法甫傳出之際,即引來各方環保團體的反對,認為其做法只是「以塑易塑」,根本就是形式主義,亦未有領略當中環保的原意。與其窮盡心思想方設法地尋找代替品,倒不如從今天開始,不再使用任何飲管,即比任何建議也來得實際。
再想深一層,香港其實可以為環保走得更遠,關鍵就是大家習以為常的行為。舉例來說,環保回收箱推行多年,有多少市民能夠認真做好分類呢?就算做好分類,清潔工人又是否有足夠培訓認知,正確地處理相關的回收物?也許,現時很多市民還是「貪方便」居多,將所有垃圾一併棄置,完全沒有考慮過回收的可能性。相反,香港的鄰近地區,例如台灣、日本,對垃圾的分類均有嚴格要求,亦有相關法例進行規管。當然,環保意識不是通過立法就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社會的共識,以及大眾形成的風氣才能成功。
試想想,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環保行為,正正就是每天滲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與我們的意識相互貫通。不久之後,垃圾徵費措施將會落實,屆時街道原有的垃圾桶會大幅度減少,到時候又將是對香港市民的一大考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