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世界已不能再依賴中國

201502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國在08年金融風暴一役擔當刺激全球經濟角色。
中國領導層將經濟增長放緩稱為「新常態」,對經濟減速採取了容忍姿態。中國領導層一直表示這是力爭經濟結構由重視數量轉向重視質量,因此對投資擴大持慎重態度。那麼,原因果真如此嗎?
《日經新聞》評論文章稱,中國國家統計局於上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經濟增長率為7.4%,降至2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香港等地有觀點認為政府將出台經濟刺激對策。中國去年零售業銷售額較上年增長12.0%,與前年增長13.1%相比有所減速。此外,房地産價格也持續下降。中國明顯面臨通貨緊縮壓力,但目前並未採取大規模的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政策。
要理解中國領導層對經濟刺激對策持慎重態度的姿態的背景,英國渣打銀行的報告或許能成為參考。該銀行的研究部門每年都公布各主要國家的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率。這個指標指的是,政府、企業和家庭收支的債務合計相當於GDP的比例。截至前年6月底,日本達到409%,最為突出,另一方面,中國則高達208%。而到去年6月底,中國迅速提高至251%,正在逼近美國和英國的水平。
08年底中國的這一比率僅為147%,但是最近6年卻迅猛提高。實際上可以説該比率迅猛膨脹是08年底之後實施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的副作用。中國政府提出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政策,被認為通過大規模財政支出渡過了全球經濟低迷期,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丸紅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鈴木貴元認為:「中國一直在進行在並不增加中央政府債務的情況下完成經濟刺激政策」。
與日本的230%等相比,中國的財政似乎十分健全,但是如果加上企業的債務餘額,情況則截然不同。大肆舉債的是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旗下的融資平臺。上述公司出現債務違約的情況下,最終不得不尋求中央政府使用公共資金救助。實際上,03年銀行處理不良債權時,中國政府就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資金。
如果考慮到這些被「轉移」的債務,有觀點認為中國的政府債務餘額相當於GDP的200%。這一數字甚至高於希臘的175%。雖然領導層閉口不言,但是已經意識到龐大的債務餘額。由於認識到債務繼續膨脹極為危險,因此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避免實施經濟刺激政策似乎更接近事實真相。中國不是不想出台經濟刺激政策,是不能出台。今後,即使經濟愈發低迷,估計也只會出台小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
受中國經濟減速影響,石油、煤炭和鐵礦石等資源價格下跌,依賴資源出口的新興市場的經濟也出現惡化。甚至有觀點認為可能出現以中國為開端的全球性需求不足,引發類似1930年代那樣的全球恐慌。對於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呼籲中國實施與經濟規模相符的大規模需求刺激政策的呼聲可能日益增強。但世界已經不能再依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