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科技不再是山寨
201510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深圳大疆創新所研發的航拍飛機搶攻全球市場。
《華爾街日報》文章稱,隨着中國電子科技企業不斷追求創新,加上傳統製造業模式逐漸衰落,中國很多工廠開始探索新模式,與創業公司的關係也愈發密切。
Tony Chen在東莞有一家模型飛機零件工廠。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他失去了美國多數訂單,正當他心灰意冷地想要關閉工廠時,卻收到大疆科技訂單。大疆競爭對手隨後也紛紛發出訂單。Tony表示,他目前收入比3年前翻了一番,利潤率也有所提升。他並指,如果還在做以前的業務,他現在肯定很慘。
距離他工廠20分鐘車程,就是邵春友的磨俱工廠,那裏同樣是一片繁榮景象。他當初險些關閉了這座擁有300名工人的工廠,直到加一聯創找上門來,那是一家專門為小米開發耳機的創業公司。不久後,小米競爭對手也紛紛發來訂單。
然而,真正令這兩家工廠起死回生的,並不僅僅是新訂單。中國的新一波電子創業公司正提供有創新力的生產系統,以匹配他們的生產需求。這些新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和老牌的工廠希望攜手構建一種以創新為本的全新商業模式,而不再單純依靠廉價勞動力展開競爭。
加一聯創CEO兼聯合創始人謝冠宏表示,這趨勢雖然尚未全面鋪開,但應會成為中國製造的未來。任務的確很艱鉅。中國製造活動已連續降溫了40多個月,而新的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係協議(TTP)也將為東南亞的競爭對手提供成本優勢。
為了幫助中國製造業實現升級,中央政府今年早些時候出台了「中國製造2025」規劃,希望以此促進創新、提供補貼。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認為,如果中國GDP要在2025年前保持5.5%至6.5%增速,其中必須有35%至50%增長來自生產力的提升,換句話說,必須要通過創新來實現。
東莞就是典型例子。中國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這裏已在20年間從一座小城鎮發展成遍布各種工廠、擁有800萬人口的大城市,但由於勞動力成本上漲,加之中國的產能過剩,很多工廠都在金融危機後倒閉或搬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國家。
東莞最近蕭條的經濟環境為深圳創業公司賦予更強議價能力,後者之前很難與這些工廠達成協議。例如,機械人手臂製造商uArm在找到Tony之前,就曾經被多家工廠拒之門外,但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工廠主現在更願意接小規模的小訂單,有時甚至主動接觸創業公司。
謝冠宏表示,中國製造的傳統模式是與外國品牌簽訂代工協議,然後從工人和供應商身上榨取更多成本,但這是不可持續。謝冠宏曾擔任富智康高管,當他看到中國主要銷售高價國外品牌和2美元的假貨時,於2013年創辦了加一聯創,決定生產介於二者之間的產品。
加一聯創的產品價格不到100元人民幣。他們只用了2年時間,就通過小米和自有品牌面向中國的新興消費者群體賣出了1,700萬副耳機。謝冠宏還開發了微信平台,方便他的供應商和生產商分享想法、反饋和客戶不滿。他形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個人的貢獻都有價值。由於成本和銷售數據很透明,所有的合作夥伴都能夠共同實現更高的效率,而不再相互擠壓價格。
這與以往為西方企業代工的傳統模式截然不同。他從沒見過與之合作的美國企業派來的任何人,所有的訂單都是高度標準化的。而現在他正在與一些創業公司密切合作,為他們提供設計和生產可行性方面的建議作為回報,他的工廠在製造方面的技能也得以提升。
目前還遠遠無法判斷究竟能有多少製造企業完成轉型,又能有多少創業公司度過資本寒冬。Tony表示,他認識的多數工廠要麼不願冒險接受創業公司訂單,要麼應對變化速度過慢。
對謝冠宏來說,資本市場降溫反而是一件好事。他表示,過去兩年有太多年輕人創辦了自己的企業,但浪費了很多資源。現在其中一些或許應該考慮為製造企業工作了。
這也正是Tony希望實現的目標。他正在與兩名來自牛津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工科學生合作,希望改善馬達的性能。他指,希望生產出一些能夠領導市場的東西,不要輕易被人取代。
─ ─ ─ ─ ─ ─ ─ ─ ─ ─ ─ ─
「東網Money18」fb專頁:有討論、有分析,齊來FUN享,贏盡●你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