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降關稅自救 港無良策挽劣勢

2016032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航運業近年表現疲弱。
國務院工作報告罕有地將今年進出口目標首度訂為「回穩向好」,沒有將外貿增長估計給予明確目標。上海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上海港首兩月貨櫃吞吐量,是過去六年雄踞全球最繁忙港口以來,首次出現按年跌幅。環球經濟陷低谷,內地推多項措施自救,包括降低部分進口產品關稅、與國際船運公司拓新航線等,惟香港面對困境,卻苦無良策扭轉劣勢。
按照國家統計局資料,中國今年首兩月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櫃吞吐量3,240.72萬個標準箱(TEU),同比僅增長0.2%。其中,作為全球最繁忙港口的上海港,首兩月貨櫃吞吐量551.33萬個標準箱,按年跌3.9%,排名全球第二的新加坡及全球第三的深圳港,同期貨櫃吞吐量亦分別跌9.1%和7%。香港同期共處理285.9萬個標準箱,按年跌12.5% 。
有見環球貿易開局不理想,內地1月起已宣布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諸如內地極需要的先進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料進口,以至牛羊油脂等商品, 均以暫定稅率方式降低此類產品的進口關稅。與此同時,內地各主要港口都各自推出相應措施,包括加強港口建設、與國際船運公司開拓新航線等,力求在環球貿易困境中自保。相對而言,香港的貨櫃碼頭處理量雖已連跌20個月,但卻苦無良策可以扭轉當前劣勢。
全球航運業低迷,使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面臨新挑戰。上海國際港務董事長陳戌源表示,未來5年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重點應做三件事,包括口岸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樞紐港地位的進一步確立,以及航運服務的進一步提升。
他續稱,根據規劃,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而上海港要建成樞紐港,目前的中轉比例只有10%是不足夠,尤其是沿海中轉和國際中轉,未來5年在樞紐港建設方面需更加努力。
滙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表示,上海港出口同比錄得跌幅「一啲都唔出奇」,由於全球經濟向下,中國近兩年的外貿表現皆不盡人意。今年預期環球表現疲弱,中國及香港無可能「獨善其身」。他指:「歐洲經濟未有起色,市場又擔憂美國增長放緩,在這些不利因素下暫看不到中國外貿改善的曙光,而香港的情況亦相若。」
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吳宏斌表示,環球經濟表現疲弱,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系,自然首當其衝,出口受沉重打擊,預期今年外貿將繼續向下,出口會錄得高單位數字跌幅,「低處未算低,今年差,明年可能會更差!」
他並指,面對市場萎縮,不少廠商結業,可謂苦無對策。以他所在的珠寶業為例,由於價格透明度高,產品定價已是最低水平,根本不能調整價格來刺激生意。近來內地各港口積極開拓新航線以求突破,但他認為,新市場的開發需視乎外圍需求,故要復甦本港外貿,最重要的是要環球市場有起色。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稱:「外貿環境變差,香港的走勢也不好。中國尚可以內貿彌補外貿的損失,但香港則不能。另外,歐洲整體的消費過大,其增長模式難以持續,一整代的人都無法償還(過大的消費)。」
當問及香港應如何自處的時候,何立基表示:「香港不用跟別人鬥平,葵涌碼頭難以擴張,加上人力成本高,難跟別人競爭。反而香港應發展自己優勢,例如香港空運和高增值物流等。」
─ ─ ─ ─ ─ ─ ─ ─ ─ ─ ─ ─
「東網Money18」fb專頁:有討論、有分析,齊來FUN享,贏盡●你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