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堯:上市圓夢會係畢生志願?

201703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作為上市公司,每年要用幾百萬元成本去維持上市地位。
資深測量師邵志堯在東方產經「邵看風雲」專欄中表示,很多人在讀書時作文都有一個題目「我的志願」但又有多少人會像《鹿鼎記》中天地會的陳近南總舵主一樣那麼明確,畢生的志願是反清復明。企業家也是一樣,以為把公司上市是終極目標,查實只不過是一個新的開始。
把公司上市是一面雙刃刀,有它的利和弊。上市公司身份去募款作資本運相對容易,只要有好的商業計劃和執行能力,發新股、可換股債券或向銀行貸款等都會找對相對私人公司較便宜的利息,但是上市費用需要兩千多萬使費,及要準備每年400多萬成本去維持上市地位(包括聘請專業會計師、港交所年費和製作年報等),如業務不是有一定規模,或有一整套發展目標,勉強上市只是一個負擔,而為了賣殼而上市的又另作別論。
上市目的不離三大原因:一為名、二為利及三為不明所以。不明所以即不知目的為何,只知道全世界都以企業上市為終極目標為由,搞不清真正的需要。企業和人也是一樣,有些人做了一輩子的人也不知道是做甚麼一樣,其價值觀被大眾潮流牽着走。
若是為名的話,目前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有1,700多家,總市值24萬億元,創業板260家,市值約3,100億元,每天平均成交約600多億元,大部分成交集中在藍籌中的藍籌,不少股票每天只得幾萬至幾十萬元,只具上市公司之名,而業績比不上街邊一檔雲吞麵舖,真的是「銀樣鑞槍頭」。
普通人也不會數得出全數50隻恒生指數成分股,更何況是奇貌不揚的股仔,猶如名著《水滸傳》只知道武松和宋江,又有誰知誰是呂方和孟康,上市公司名字也記不了,更何況主席的名字。若果為名的話,花點錢和一些女明星仔搞些緋聞更划算,投入和產出的效益遠較上市為大。
若是為利的話,一是老老實實靠業績把公司養大;二是用盡財技,輕則千方百計盡取小股東着數,重則利用「向下炒」的方法玩弄小股東。
資深測量師 邵志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 ─ ─ ─ ─ ─ ─
「東網Money18」新推的「板塊追蹤」,助你分析抓緊投資先機
「致富智庫」領悟理財/職場智慧,一Click改變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