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失業+巨企零破產 何解日本經濟仍像喪屍?
自從上世紀經濟泡沫爆破後,日本已「迷失20年」,由於經濟一直無起色,早已被教科書列為重點「反面教材」,凡是講及泡沫經濟,必然會以日本為例。
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創下了兩項「奇迹」,首先是失業率降至20多年以來最低,2月僅2.8%,為1994年以來新低,較香港更低;另外就是東京證交所數據顯示,在上周剛剛結束的2016年財政年度中,在該交易所掛牌近4,000家上市公司,沒有任何一家宣布破產!日本上次沒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破產要追溯到1990年。
作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及已發展國家而言,低失業率加上大企業零破產,可說是「奇迹」。不過,相比1990年代,日本GDP按年增速高達5.5%,但現時這樣華麗的數據仍不能撐起經濟,增速僅維持在1%左右。為甚麼?
【為何數據有奇迹,經濟冇「神迹」?】
據外國傳媒報道,雖然日本失業率及企業破產數據異常亮麗,但經濟依舊「頑疾」纏身,原來所謂上市公司「零破產」,只不過是許多「殭屍企業」因種種原因而無法破產;低失業率的背後,卻反映企業制度僵化,以及人口老化導致勞動力供不應求。
事實上,自從上世紀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日本央行一早就把利率降至零,過去20多年,許多企業能以很低廉的成本獲得銀行低息信貸,在「債冚債」之下,明明是業務表現糟糕的公司,卻可以靠廉價信貸一直生存下去,最終成為「殭屍企業」。由於「殭屍企業」毋須創新,只需要繼續生產價廉質次的舊產品,靠低價就能生存,結果令通脹持續低迷,甚至出現通縮,對經濟發展反而不利。
至於失業率極低更不足喜,只是該國獨特企業文化所造成。日本年輕人踏入職場後,傾向「從一而終」,不會輕易轉工,這是日本傳統文化;企業也不會輕易炒人,在危急關頭寧願集體減薪。這種文化被視為二戰後經濟奇迹的成因之一,但進入互聯網「新經濟時代」後,已證明不合時宜,反而拖累經濟,並衍生了「窗際族」一詞,意思是資深員工因不會被炒,但上班又冇工作可安排,只能靠喝茶、睇報紙、望街打發時間。
基本上,日本經濟恐已變成「喪屍經濟」,不生不死,就算個別經濟數據亮麗,也不代表經濟整體充滿活力。
─ ─ ─ ─ ─ ─
「致富智庫」領悟理財/職場智慧,一Click改變一世
東網已全面支援360影片及相片,讓你全方位睇盡新聞大事,恍如置身現場,立即登入東網360專頁:
「東網Money18」全新功能「板塊追蹤」,助你分析投資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