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10大驚奇:全面解構!新股熱潮是港股末路?

201711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東網》對財經新聞的深度及闊度有極高要求,《1周10大驚奇》一直努力為讀者尋找另類具價值的分析,冀帶來嶄新的思考角度。今年初引述異象呼籲小心股市,5月12日轉而看好,7月7日明言今年沒有「逢7必災」、8月25日預言恒指今次牛市或會見5萬點,上周更表明進入「終極一升」。每周回顧,有得有失,從無文過飾非,可惜總被認為純屬嘩眾取寵之作。之後會怎樣?或許最少未來3個月不要看淡了!
【1、全球「真牛市」 港股突破10年下降軌】
在未說新股熱潮是否「港股末路」前,美國著名「財演」、今年9月初預告投資者毋須驚冧市的Oppenheimer技術分析師Ari Wald本周表示,全球股市出現積極信號,不少市場動力十足,並升至紀錄高位!
Wald發表了一系列的圖,力證環球股市已一同呈現「真突破」,預期升市未結束,當中包括日本、德國、加拿大、南韓、英國、印度、香港、法國。以香港恒指為例,已確認突破了10年下降軌阻力。若以技術分析,升浪或剛開始。(本文附圖)
【2、解構:為何港股有機會見5萬點?】
在解構港股前,或許先看看今次全球「牛市」的領頭羊美股。投資者或會問,美股市盈率明明已很高,又充斥着政治不明朗因素,為何仍久久不肯大跌?
著名投資書籍作者、美國加州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經濟學教授Gary Smith解釋,儘管市場人士不斷唱衰股市快見頂或已見頂,並以市盈率力證股市已屆史上第3貴,僅次於1929年及2000年,但他們忽略了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利率」!
他指出,投資者要先回顧歷史,在1980年代初期,聯儲局前主席沃爾克為了對抗通脹,急促把利率上調至最高18厘,導致了經濟衰退。在1979年至1980年,美國失業率由5.8%,抽升至7.1%,由於通脹失控,聯儲局繼續被迫加息,到了1981年,失業率就升至7.6%,結果在1982年到了10%的頂峰,為當時經濟衰退期的高峰。不過,聯儲局透過加息,成功地控制了通脹,由1979年的13.3%,降至1982年的3.8%。股市當然跟着利率而大上大落。
Smith問:「各位投資者,透過這段歷史學曉甚麼呢?」答案是:明顯地,若利率大幅抽高,股市一定受壓,因為企業的現金流必定會受加息影響而減少,股市跌是反映着未來加息的預期。
舉例來說:如果投資者估計未來10年,利率會由4厘升至6厘,就肯定不會有足夠的錢「買未來」;反之,如果投資者估計未來10年,利率會由4厘減至2厘,就一定「先使未來錢」,因為未來借錢成本更便宜,夠還債有餘,這亦反映着企業增派息機會上升。
故此,Smith解釋,包括市盈率在內的所有衡量股市昂貴與否的指標,也要建基於「利率」!如果利率繼續低企,這些指標只會更高。
怎樣預測利率走勢呢?投資者可注意10年期美債孳息率,現處於2.3厘左右,遠低於歷史平均值4.6厘水平。Smith指出,如果利率一直低企,未來看不出能倍升的話,股市是很難大冧50%的。
●港股市盈率仍很低
回顧2007年,道指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曾高達27倍;港股當時頂峰市盈率則達24倍,但當時聯儲局利率約5厘。根據Smith的理論,現時道指CAPE市盈率雖然高逾30倍,但港股市盈率僅約15.6倍,利率僅約1厘,意味港股仍有很大上升空間。
若根據Wald的圖,港股最近才確認向上突破,若能升穿31,958點歷史高峰,或許會更上一層樓。華爾街大行之一的摩根士丹利就曾發表報告,預期恒指最樂觀情況下可挑戰5萬點水平。
【3、以史為鑑!今次新股熱潮是否「港股末路」?】
港股本周由閱文(00772)拉開「新股熱潮」序幕!回顧往績,抽新股勁賺往往是「牛市末路」,今次會是一樣嗎?若以史為鑑,答案或會是:不單止未到末路,就連終點也未看到,但明顯地,升市已不是在起點了,接下來或許是散戶有沒有膽量「沖泡泡浴」。
●1997年北控
在過去20多年,港股出現過3次頂峰,在大冧市前夕,共同徵兆都是有「新股熱潮」。回顧1997年,北京控股登場,超額認購逾1,250倍!由於散戶認購額達2,340億港元,導致銀行隔夜拆息一度直飆至最少兩年新高。北京控股於1997年5月29日掛牌,同期恒生指數於8月7日見頂!及後在1998年8月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暴冧60%。
●2000年「糖多金」
到了2000年,今次新股主角是Tom.com,不少老人家稱之為「糖多金」。銀行未開門已有數以百計人士排隊,5萬本招股書於兩小時內派光,錄得超額認購670倍,同期恒生指數於3月28日見頂,即Tom.com招股後不足一個月,當年5月恒指就狂插了25%,之後更累跌達50%以上。
●2007年阿里巴巴
到了2007年,當年的新股王是阿里巴巴,於10月29日招股,獲逾250倍超額認購,港股就在同年10月30日創下31,958點的歷史高峰。阿里巴巴在同年11月6日掛牌買賣,一度累飆近3倍,但港股就展開了一輪狂瀉65%的慘痛股災,直至2008年10月。
●閱文未算最勁
現在的問題是:閱文是北京控股、Tom.com,以及阿里巴巴的翻版嗎?答案或是NO!因為港股將有更強勁的新股,例如明年或會有螞蟻金服,再加上2007年港股市盈率逾24倍,現時僅15.6倍。
【4、異象:26年奇準信號預示「牛」多3個月】
港股真的未見頂?恒指要癲,都要美股幫幫手。本周又出現「牛市」未完信號,就是道瓊斯公用平均指數(Dow Jones Utility Average)周三(11月8日)又創新高,曾高見761.54點,預示股市最少或「牛」到2018年2月!
《1周10大驚奇》早在去年6月追蹤該指標,道瓊斯公用平均指數今年6月、8月、9月先後破頂,已不斷預示股市升浪未完,至今仍然正確。
事實上,自從1929年起,公用指數已88年成為股市領先指標,通常會早於大市見頂或見底,這信號在過去26年以來一直可靠!美國著名投資通訊《Investment Quality Trends》總編輯Kelley Wright曾指出,道瓊斯公用平均指數一般較大市早3至6個月見頂或見底。換句話說,如果歷史正確,美股升浪最少會持續至明年2月。
【5、港股落後板塊受青睞 內銀有望爆上?】
若果股市升浪真的到了「終極一升」,哪類股份仍值得買入呢?或許是內銀股,因一眾外資大戶已扭轉近年看淡的態度,首次轉軚看好。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機構貝萊德(BlackRock)首席中國股票分析師Helen Zhu表示,中國資產質素正在改善,這是無庸置疑的,因為當經濟增長良好,很多企業可以由蝕錢變賺到錢,資產質素自然會變好。貝萊德已將內銀的投資評級調升至「增持」,並透露外資大戶已一改近年的戒心,首次重申看好內銀。
事實上,現時內地4大國有銀行(即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的股價今年以來已錄得不俗升幅,主因是市場預期它們的壞帳風險有改善,當中尤以工行(01398)表現最標青,首10個月在香港的H股升幅逾30%,其餘3大內銀的升幅亦介乎9至18%。
不過,儘管股價錄得升幅,但與其資產淨值仍存在折讓,尤其是大幅落後於美國、歐洲、日本同業,使其投資價值更吸引。內銀股之所以表現落後,是因近年投資者擔心內地的貸款質素,對內銀控制風險存在疑問,亦擔心監管機構會進行干預,但現時可謂雨過天晴。
【6、淡友死心不息 兩大原因股市仍存憂】
儘管環球股市一片歌舞昇平,但華爾街淡友又找到跌市警號,就是俗稱「垃圾債」的高收益債券愈跌愈有。
從本文附上的圖顯示,由外電編制的巴克萊高收益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跌至3月24日以來最低;另一隻iShares高收益債券ETF亦跌至3月底以來最殘。兩隻基金都跌穿了200天線,恐是牛轉熊的警號。
往績顯示,由於「垃圾債」一向是最高風險資產,金融大鱷若要減低風險,會首先掟「垃圾債」,之後就到股票。故此,「垃圾債」與股市走勢在10月底開始大幅背馳,恐是股市向下調整的警號。
美國著名「財演」、Miller Tabak股票分析師Matt Maley亦警告,iShares高收益債券ETF與標指走勢自2015年底開始有高度關連,投資者值得關注。
Maley早前又指出,由於標指自1995年起,每年均會經歷7至10%調整,如果今年不例外的話,跌市恐近在眼前。
【7、散戶參與率超想像 印證牛市屆終極一升了】
除了「垃圾債」,擅長以史為鑑的美國著名投資通訊及專欄作家Mark Hulbert本周亦表示,散戶對股市的參與程度或超乎想像,呼籲投資者縱使樂觀,亦要保持謹慎。
他表示,若追蹤由Hulbert自創的股票投資通訊情緒指數(Hulbert Stock Newsletter Sentiment Index,HSNSI),可以看到投資機構向市場人士推介股票的比重並不低。該指數是追蹤每日股票類投資通訊推薦的平均比重,已研究了逾20年,數值愈高,反映愈多分析員推介股票。
結果顯示,其實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的牛市才是近20年「最不受歡迎的」。當年的HSNSI指數僅為31.5%,相比今次自2009年開始的「牛市」平均達43.1%。
假若現時已是「牛市」末段,那麼何時見頂呢?Hulbert指出,HSNSI指數現處59.9%,已高於2007年10月的46.7%,亦高於2015年5月的55.7%,但低於2011年4月的67.2%。若分析這20年數據,HSNSI指數已90%(100%為最高)反映了股市價值,反映股市再上空間不會太大。
【8、金融市場最大「黑天鵝」竟然係...】
除了上述因素,要環球股市升浪瞬間逆轉,原因恐是他!本周三(11月8日)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至今一周年,有華爾街分析師開始憂慮其身體了,皆因特朗普是「垃圾食物迷」,而且不愛做運動及睡眠時間短。或許這才是金融市場最大的「黑天鵝」。
首先,現年70歲的特朗普最少超重50磅,按醫學定義是「接近肥胖」,需要減36磅才能達到正常水平。
其次,特朗普不太喜歡做運動,在上次G10會議期間,即使是打高爾夫球,也要坐高球車,走上山坡時更盡顯疲態。
糟糕的是,有美國特工透露,從未見過任何人比特朗普的飲食習慣更壞,從未在下屬面前吃過一塊水果,愛吃的食物包括熟透的牛扒、漢堡、炸薯條等「垃圾食物」。此外,特朗普每天只睡4小時,性格暴躁易怒,大部分時間都會生氣。除了不吸煙、不酗酒之外,特朗普幾乎擁有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回顧歷任總統身體出事,例如1953至1961年在任的艾森豪威爾心臟病發、1981至1989年在位的列根接受腫瘤手術時,美股都會大跌。故此,有分析員反而擔心特朗普的身體狀況。
【9、年輕人做乜好?金融科技變致富搖籃】
說完投資環境,或許探討一下職業及創業。隨着中國大力扶持「新經濟」,加快發展金融科技產業,造就了不少新興富豪,當中不乏「三十出頭」。可想而知科技的潛力龐大。
舉例來說,2007年成立的純信用無擔保網絡借貸平台拍拍貸(PPDAI Group)將於本月在美國招股,聯合創辦人顧少豐(Shaofeng Gu)擁有該公司25%股權,估計身家最少達13億美元;另一家同業宜人貸(yirendai.com)已於美國上市,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唐寧(Ning Tang)擁有36%股權,身家已升至約9.3億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顧少豐年僅38歲;宜人貸的唐寧亦僅43歲。根據瑞銀報告指出,今年中國平均每3個星期,就會出現一位身家約10億美元的富豪,速度是全球之冠,大部分靠「新經濟」起家。
【10、仲諗學車買車?廿年後恐冇私家車冇司機】
相比金融科技,揸車搵食恐已是夕陽行業。現年約85歲、曾於通用汽車、福特汽車、佳士拿及寶馬汽車任職高層的Bob Lutz本周警告,汽車業正在加速變化,揚言20年後私家車將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自動駕駛車隊,也不再有司機這個職業。
Bob Lutz稱,過去120年來汽車是人類主要代步者,現在迎來汽車的終點,因將來駕駛將會在標準化的模式中進行,最終狀態將是完全自動化的模組,而毋須讓駕駛員執行指令。
他認為,有關的改變將較人們預期來得要快,主要由於自動駕駛汽車毋須由人類駕駛員駕駛,從而減低因車禍而引發的死亡率。20年後,除非十分有錢,才可在私人賽道上駕駛「懷舊」的法拉利,否則預期大眾將不再被允許自己駕駛汽車......
─ ─ ─ ─ ─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 https://goo.gl/7JP2hm
「東網Money18」全新功能「貼市貼士」,助你掌握投資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