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10大驚奇:經濟樂觀派都變悲觀 明年更大鑊?

201810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周10大驚奇》去年底引述異象預言,股市樂觀時間最少到今年5月,期間在3月14日警告「五窮六絕」不簡單,惟4月20日預言未來半年「升到你唔信」,6月15日轉軚看淡,9月14日至21日強調中港股市短期大跌機會微,9月28日則再度呼籲10月要小心。每周回顧總結,冀為讀者帶來具備國際視野的另類參考。之後會怎樣?2019年要更小心!
【1、明年更大鑊?樂觀分析員也認似「新冷戰」】
隨着中美貿易戰升級,連樂觀的分析員也動搖了,他們原預期在11月6日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後局勢將緩和,惟目前愈來愈多人認為似「新冷戰」。以下是原屬「樂觀一派」的最新心態:
JP Morgan資產管理公司全球策略師Patrik Schowitz說:「當談及貿易戰,我們開始朝向最差的預期,就是很多人都說局勢已演變至永久的新形勢,即我們進入了新冷戰。我認為人們已開始為最壞的情況定價。」
Julius Baer首席投資官Yves Bonzon表示,私人銀行過去相信只要美國標普500大企業盈利受到威脅,就足以讓貿易衝突升級轉至休戰。他說:「這是為何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期待美國政府將在某時點會收手,並與中國尋求讓步。」不過,他承認這情景已不會實現。他說:「我(如今)認為我們很可能已慢慢地適應這種不會消失的新現實,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要與中國建立『重新平衡』的關係。」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Haibin Zhu更指出,該行已假設特朗普會對所有中國進口美國貨品(逾5,000億美元)開徵關稅,意味着2019年經濟會陷入真正痛苦。中美演變成全面貿易戰的機會上升,這會削弱中國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
【2、明年更大鑊?最準分析員:市場仍太樂觀】
除了上述樂觀派轉軚,僅「三十」出頭、連續6年被多個海外媒體譽為「全球最準經濟預測師」的Market Securities駐巴黎首席經濟師Christophe Barraud本周警告,2019年要很小心,目前市場預期仍太樂觀。
他說:「你可以成為最佳預測師,但要預期一年之後(即2020年)的情況就十分、十分困難。老實說,要估計2、3年後(即2021及2022年)就近乎不可能。」那麼,他怎預期不足3個月後就來臨的2019年呢?答案是「非常具挑戰,而且伴隨着很多不明朗因素」。
他提到,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經合組織(OECD)均下調了2019年全球經濟展望及預測,主因是貿易戰,但仍認為市場上的共識仍是「太牛了」。
他解釋,美國汽車製造商已受到鋼鋁關稅打擊,福特上周已宣布裁員;寶馬(BMW)也指出,在中國的銷售已下滑。他說:「我們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會宣布新一輪的汽車關稅,一旦如此,就會對全球經濟帶來更多負面影響,美國也會受到某程度影響。」
與此同時,Barraud亦十分關注美國聯儲局利率政策,「我們相信聯儲局會減慢美國經濟增長,以及保持緊縮的貨幣政策,由目前至明年6月將加息3次,2019年6月後則再會加息1次。」
除了上述因素,更大的挑戰是油價可能會因全球產能不足而飆升,當中包括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及沙特阿拉伯政治不明朗因素。
總結來說,他預期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約3%,2019年則降至2.5%,雖然看似不是「末日情景」,但金融市場會因憂慮經濟周期見頂而大幅波動,一旦聯儲局再加息,美國財政部就會面對融資成本上揚,故「我們認為債券市場會面對壓力,債息會持續上升」。
Barraud被評為「全球最準分析師」,連續6年準確預測美國經濟,自2015年以來也準確預測歐洲前景,更於2017年完全估中中國經濟。他工作十分勤力認真,每日早上6時就回到公司,專門對樓市作出深入分析。
【3、明年更大鑊?歷史怎預言中美貿戰結果?】
上述人士都預計貿易戰會在2019年持續,那麼,完結時世界會怎樣呢?美國喬治亞州大學歷史系副教授Stephen Mihm本周撰文警告,貿易戰是沒有贏家,而且影響深遠,每個人都要有心理準備適應「改變」,不要再嚮往2018年前的狀況。
他指出,在貿易戰未開始前,特朗普曾經說:「貿易戰是好的,容易贏出。」總統可能是正確的,但他似乎未考慮過以下問題,就是:「當貿易戰完結時會怎樣呢?」
歷史顯示,當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徵收關稅時,最終解決衝突並不一定意味會恢復原狀。相反,在爭端解決後很長時間內,由貿易戰產生的激烈處罰,可能會形成具破壞性的連鎖反應。
具體例子就是1960年代美國與歐洲共同體(歐盟前身,當時的成員國為法國、西德、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雞肉貿易戰」,當時的貿易戰維持了一年多。事緣在二次大戰後,歐洲對糧食與肉類的需求很大,而美國的農業生產高速增長,令西歐農場的雞肉毫無競爭力,美國迅速佔據整個歐洲市場的一半份額。
於是西歐各國紛紛不滿,荷蘭指摘美國雞肉低價傾銷,法國直接禁止銷售美國雞肉,歐洲共同體繼而頒布針對進口雞肉的高額關稅與價格控制法案。此後,歐洲向美國進口的雞肉由2.243億磅大跌至7,000萬磅,之後數年續跌,令北美雞肉出口迅速萎縮,到1962年8月,美國養雞業損失達2,800萬美元。
到了1963年12月,美國總統約翰遜決定向歐洲共同體進口的工農業產品(馬鈴薯澱粉、糊精、白蘭地、輕型卡車等)徵收25%關稅,惹起歐洲很多大型公司不滿,尤其是車廠,因進口至美國的汽車關稅一下子由8.5%暴增至25%,他們指摘為何會成為雞肉的代罪羔羊?
結果到了1964年5月,美國與歐洲共同體國家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和解大會」,美國降低37%平均關稅,換取歐洲降低35%平均關稅。不過,美國不是完全取勝,在1970年代後,汽車業就受到打擊,因為美國車廠做不到輕巧、慳油的汽車,而歐洲因貿易戰關係,不會與美國合作,此後美國汽車業一直落後,到了2008年,美國三大車廠更因金融海嘯衝擊影響國內需求而要破產。
如今的中國貿易戰規模較當年歐美更大,涉及的產品數量是1,000倍,可想而知,世界根本就不能回復到2018年前。
【4、明年更大鑊?小心中國債務似「鐵達尼」】
除了貿易戰令2019年前景蒙上陰影,中國第3季經濟增長已跌至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明年更要關注債務前景。根據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本周發表的報告顯示,中國地方政府可能「隱藏」了數以萬億美元計的債務,令中國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響起「警號」。
報告指出,中國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資與獲得相關開發資金之間存在巨大差距,意味地方政府可能在「表外」(即官方監管以外)進行大量融資,金額達公開披露的數倍以上,估計介乎30萬億至40萬億元人民幣,即4.34萬億至5.78萬億美元。報告形容債務為「鐵達尼遇上冰山的信貸風險」,亦由此推算中國所有政府債務佔GDP比例於去年已達60%。
為了鼓勵地區發展經濟,中國地方政府巨額投資基建,通常會用的融資工具是「地方政府融資工具(LGFV)」,惟具體融資大小或性質模糊,令債務隱藏起來。雖然中央政府嘗試移除這些「表外」融資,但至今未見太大成效。標普認為,在這情況下,中央會容許地方債務違約,令未來地方政府遇到的債務問題愈來愈多。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整體非金融機構(即包括個人、家庭、企業)債務佔GDP比例已升至242%,遠超130%左右的國際認可警戒線。
【5、明年更大鑊?英國央行警告企業債】
除了中國,全球債務也值得關注!英倫銀行(即英國央行)本周警告,全球企業債務已到達警戒線,情況猶如2007年美國次按爆煲引發金融風暴,呼籲英國政府要小心提防危機。
根據估計,目前全球企業槓桿貸款達20倍,相關額度達1.4萬億美元。單計英國在過去兩年就發行了680億英鎊(約900億美元)相關貸款,佔全英國企業貸款20%左右。究其原因,是因為發行條件變得寬鬆,即使是負債已較多及信貸評級差的企業也能取得貸款,與2006至2007年美國樓市無異。
報告特別強調,目前全球槓桿貸款擴大的規模與美國2006年次按最瘋狂時期一樣。
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已發表報告顯示,包括企業債務在內的2017年全球債務達到182萬億美元,較10年前激增50%。
【6、明年更大鑊?美國像是重蹈08年海嘯覆轍】
上文提到美國次按風暴,美國有機會重蹈2008年金融海嘯覆轍嗎?外國傳媒本周就報道了近期採用「零首期」計劃買樓的人多了,他們是美國中低收入及「無殼」一族。
Magdalene Altidor,一位在上次次按風暴時因按爆煲,令所住的樓變了「銀主盤」的人。由於不良的信貸記錄,往後要借貸有難度。不過,上周她出席了一個為期4日的活動,取得了「不用首期、兼且低息」的貸款。她笑着說:「我凌晨4時離開了住所,目前就可以準備買樓了。」
據悉,這類活動往年也有,惟今年開始特別多,由總部設在波士頓、非牟利的美國援助鄰里公司(NACA)舉辦。其行政總裁Bruce Marks說:「這類貸款早已在過去6年開始,至今沒有銀主盤。」
資料顯示,該些貸款是以15年或30年定息按揭為主,一般按息4.5厘左右,略低於市場。至於關鍵問題是「零首期」,令人聯想起2008年金融海嘯的導火線正是次按爆煲。就此,Marks解釋與上次不同,今次的借款人不可以是投資者,必須住在相關貸款單位。再者,2007年前借款人不需要嚴格的文件證明,現時必須付上完整、齊全的文件。
Quentin Carswell,他是首次置業人士,並曾嘗試向傳統銀行借樓按。他說:「他們會說有很多計劃給首次置業人士,但對一般人來說很難負擔,要付首期2萬、3萬美元,這是很大筆錢。」故此,他與女朋友參加了NACA的計劃。
Marks表示,目前已有超過1萬名潛在借款者,該機構會在每宗個案中抽取3,000美元作佣金。
【7、明年更大鑊?下次危機恐慘過08年】
提到2008年,曾在當年金融危機前發出及時警告、Clarity金融分析師Jesse Colombo本周表示,聯儲局的量化寬鬆政策使美國財富暴增,推高了資產價格,最終恐對經濟及股市帶來非常糟糕的後果。
他表示,「美國家庭財富自金融危機以來持續繁榮起來,但實際只是一個假象、一場鬧劇和一個巨大的謊言,令所有人誤信幸福的日子再次來到,但推動經濟的其實是大量泡沫,泡沫即將爆破,帶來一場比2008年股災更加可怕的危機。」
今年6月,美國家庭財富首次突破1,000萬億美元,但引來一場巨大的危機,因為財富增幅已經超越了經濟增長(本文附圖),Colombo直言,這表明繁榮的現象是人為的,而且將不可持續。
他說,在過去曾有兩次家庭財富超過GDP,分別是1990年代科網泡沫,以及2000年中期的房地產泡沫,而兩次的後果都是「令人哀嘆的」。他續指,這意味到今場泡沫危機將會更加可怕。
再者,美國家庭財富對比一個百分點的名義GDP已經高達505%(本文附圖),超越過去兩次金融危機的數值(分別是科網泡沫時期的473%,以及房地產泡沫時期的429%)。他估計,市場可能通過急劇、暴力的轉變,才會回到平均值379%。
他認為,最大的泡沫來自股票,指股市在過去數年屢創新高,但當熊市來臨時,這個市場的資產價格都面臨倒跌。
【8、明年更大鑊?特朗普別開心 美股隨時「追跌」】
事實上,美股絕對有「追跌」危機!外國傳媒本周引述分析數據指出,根據往績,每當中國股市大跌,美股大多數也會跟隨。過去十年,每當滬綜指在30日內累瀉一成或以上,美股期內僅約三成時間上升,其餘時間均顯著下跌,例如標指會平均跟跌4.8%左右、納指也會跌5.3%。
以個股而言,金融機構高盛更跑輸大市,平均挫10.6%,期內只有18%時間上升;反映全球工業「晴雨表」的Caterpillar則挫7.9%,期內僅20%時間上升;化工「龍頭」杜邦公司挫9.3%,期內只有17%時間上升。
此外,能源股亦會被拖累,一些基礎資源也會下挫,例如銅價平均跌8.3%;油價挫8.5%,雙雙在期內七成時間下跌。金價及美元則受惠避險情緒而上升,分別平均升0.6%及1.5%,期內上升時間逾半。
【9、明年更大鑊?騰訊一沉百踩 競爭多籮籮】
講完外圍,輪到港股,除了再有26隻「謎網股」要注意外,相信騰訊控股(00700)最受投資者關注,惟目前正面對一沉百踩,本周有報道指出,它正受到包括前高管的威脅,股價前景受質疑。
由該公司前高管開發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App)Pop及Echo已取得了融資。其中,Pop是一款類似Snapchat的應用,得到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的支持;Echo目前處於測試狀態,得到了高榕資本的支持,估值4,000萬美元。
報道指出,雖然目前騰訊旗下的微信(WeChat)具有壟斷地位,全球用戶逾10億,微信支付更是全國流行,但凡事有兩面,現時微信面對着用戶增長空間有限而下跌空間卻很大的局面。事實上,由於營運開支(主要是市場推廣)增幅高於收入,令騰訊近季核心經營利潤率跌1個百分點,至接近歷史新低。
除了Pop及Echo,Yiguan、Bullet、Soda、抖音(Douyin)亦是微信的競爭者,尤其是抖音,它主打短片,在內地頗受歡迎,背後的大股東字節跳動公司(Bytedance Ltd)更在上周獲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到訪。
騰訊股價自今年1月創下476.6港元歷史新高後,近期走勢甚頹,曾創下連跌10日的2004年上市以來紀錄,亦由高位累瀉四成,大幅跑輸同業,被外國媒體形容為今年「全球最悲情大型科技股」。
【10、明年更大鑊?內地股民發現港股「五大陷阱」】
熊市當前,投資者在股市的戰績多數差強人意。事實上,除香港散戶外,有不少投資港股的內地股民同樣失利,更有人蝕足30%後才發覺原來炒港股有5大「陷阱」...
陷阱一:估值低是港股市場的常態,投資者本以為市盈率低的股份有炒作空間,但事與願違,低估值跌幅更驚人。
陷阱二:港股市場發行的新股過多,在股市下跌,港元匯率不穩定之下,新股上市無疑會令市場資金短缺,不利股市。
陷阱三:上市公司招數多,在連續虧損的情況下,仍獲多間基礎投資者追捧,事必有蹊蹺。
陷阱四:若發生黑天鵝事件,港股無路可走,隨即出現市場恐慌,觸發拋售潮,股市立即暴跌。
陷阱五:市場充斥着大量仙股及殭屍股,大股東操控股價,小股民損手爛腳。
以上就是內地股民的肺腑之言,或許2019年要更小心...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
想睇更多一、二手樓精彩故事,即click以下連結:
新盤置啱睇
二手置啱F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