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河國際:刺激實體經濟成效待顯

201901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國銀河國際研究部在東方產經「專家點評」專欄中表示,目前多種原因導致需求疲弱,貨幣增速見歷史低位,強勁的通脹似是不可能發生,正所謂有滯而無脹,宏觀政策急切需要調整,以積極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幫助實體企業修復資產負債表,是我們去年第2季度以來一直堅持的觀點。去年下半年,經濟數據已不斷印證着我們的觀點,全面降準再次出現。
上周五人行宣布將於1月15日、1月25日分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每次降幅0.5個百分點,累計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人民幣。考慮到1至2月份有包括中期借貸便利(MLF)第1季度到期、繳稅、地方債提前發行等較多資金回籠,新年跨年資金需求旺盛,今次央行實際投放資金規模約在8,000億元人民幣水平,尚無法覆蓋第一季度資金缺口。
我們認為,這是決策層面仍認為本次降準屬定向調節,而非大降水的原因,如此一來,降準本身將不會對短期利率造成太大衝擊,亦不會通過利率平價,對匯率構成過大的壓力。毫無疑問,降準表明了決策層當前對貨幣信用擴張的基本態度。
貨幣寬鬆之後,是否就可萬事大吉?簡單來說,答案是否定的。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能否企穩,關鍵在於實體部門,包括居民和企業部門的資產負債表狀況的修復,而這個進程自貨幣寬鬆、加力提效的積極財政政策落地尚需時日。
中美貿易摩擦發展一波三折,加上多種政策影響共振,政策層面在去年中以後已經持續調整各項宏觀政策的力度,包括對穩健貨幣政策作出適當的調節。但是,我們看到經濟仍繼續放緩,貨幣與社會融資數據仍下滑,我們知道人行採取降準之類的貨幣政策,是為了增加基礎貨幣供應,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
然而,有投放能力與投放到位之間的最後一里路,有時候是經過一個較為複雜的決策、定價及傳導的過程,銀行得到央行增量基礎貨幣後,理論上可提高其信用派生的能力,但現在所見,銀行民營部門、小微企業部門的主事人,對信貸投放仍然顧慮重重。
不難發現,當前擴張貨幣政策用以承托經濟增長的任務,已落到銀行表內信貸的肩上,這也是去年中以來的政策思路。與之相應的是,央行力圖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同時對於銀行投放民營及小微企業,消除偏重於某行業或類型企業,以多項政策作為思想引導。
資產配置方面,年中以前,債券的投資表現總體優於股票,A股市場料將觸底回升,上半年可適度關注黃金的避險價值。A股行業方面,建議關注公用事業、消費、軍工、農林牧漁,以及受惠於政策投資的5G、建築等行業。
另一方面,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銀行、家電、休閒服務等通常在全年受到市場整體風險因素影響的行業,應可有較佳表現,值得關注。
─ ─ ─ ─ ─ ─
「東網Money18」全新功能「貼市貼士」,助你掌握投資先機
「互聯餘額」數據,助你掌握北水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