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構】豬對中國人有幾重要?港人仲要捱幾耐貴豬?

201909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Getty Images圖片)
內地多個省市爆發非洲豬瘟,令豬肉供應持續緊張。國家統計局本周二(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增長2.8%,高於預期;當中,豬肉價格漲幅更按月擴大至46.7%,引起社會關注。隨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理論上食品選擇更多,為何中國人偏偏對豬「不離不棄」?主要有三大原因。
【1、華人愛食豬】
中國一直是豬肉生產及消費大國。傳統上,豬被視為「六畜之首」,過去是民眾的主要肉食,更是經濟來源之一。農業農村部2018年數據顯示,中國豬、牛、羊、禽肉產量為8,517萬噸,其中豬肉產量5,405萬噸,牛肉、羊肉及禽肉分別佔644萬噸、475萬噸及1,994萬噸。
有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豬肉消費量超過1.1億噸,其中約5,487萬噸由中國人吃掉,佔全球豬肉消費量的49.6%;人均豬肉消費量中,年內中國人均消費量約39.5公斤,佔所有肉類消費高達66%。
【2、CPI佔比重】
CPI乃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變動的指標。中國CPI由八大類產品(食品、煙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設備、醫療保健、交通通訊、娛樂教育文化、居住)價格組成,以食品類的權重最高。
於食品分類中,豬肉過去一直都是高權重的商品,其權重高峰時曾達10%;經過調整後,至2019年6月權重已進一步降至2.13%。分析認為,豬肉為大部分居民主要肉食來源,價格變動非常重要,權重一旦過低,可能導致對經濟指數的誤判,甚至忽視了豬肉上漲為民眾消費支出增加帶來的影響。
【3、地位難取代】
分析認為,豬的地位短期內難以被取代,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是產量問題,上文提到2018年中國豬肉產量逾5,400萬噸,產量與牛肉、羊肉及禽肉等相距甚遠;其次是養殖成本不同,豬肉可以圈養,但牛、羊往往要放養,不及圈養的生產規模大;第三為飲食習慣,豬肉是中國人餐飲上最重要的肉類,烹任方法相比其他肉類多元化,因而較受歡迎。
豬在中國人心目中佔一重要席位,在供應不足下,相信未來豬價仍會支持。海通證券宏觀團隊報告預計,豬價到2020年第二季仍有上行壓力。若未來豬價持續高企,豬肉價格升幅到年底可能突破50%,或推動CPI按年增幅短期向上,第四季CPI漲幅或升至3%以上。
------
●港人都要「捱貴豬」到年底
業界指出,香港有超過9成活豬來自內地,自非洲豬瘟後爆發後,供應大減豬價急飆,預料市民需捱貴豬至年底。
本周五(13日)為中秋節正日,豬肉供應業界更預告市民,中秋節勢要捱更貴的鮮豬肉,且數量不多。市民要留意,若有意轉買新鮮雞做節,有雞販指近期生意額多了半成,相信中秋會有更多人幫襯,雞價會加約10%。
------
Click下面粒掣,儲on.cc coins!機票、家電、超市禮券、過萬份獎品等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