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投資者需留意美股業績期焦點

202201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過去數星期市況受宏觀貨幣政策影響,佔超過60%的美國市值公司將在月底前兩周內公布業績。隨着美股第四季度業績期展開,股票投資者未來一個月可能會歡迎市場焦點的改變。
周期性股票是2021年表現最好行業之一,筆者認為去年的大部分盈利因素可能已經反映在當前股價上。對於前瞻性回報而言,更重要的是對定價能力、利潤率以及聯儲局開始加息周期會否帶來任何潛在融資問題。
儘管投入成本上升,但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的利潤率,在2021年前三個季度升至數十年高位。筆者認為盈利能力的提高部分反映了美國股市中科技和醫療保健等高利潤率行業的份額不斷增長。由於價格和工資通脹指標在第四季度繼續加速,美國整體通脹亦達到7%,第四季度業績,將為利潤率提供新的考驗。但隨着假期高峰期後航運成本等其他指標大幅下降,預計通脹或在今年見頂,這應該會減輕定價能力較低的小型公司和行業的一些壓力。
鑑於貨幣政策的影響滯後,直到2022年底和2023年,不太可能看到聯儲局收緊政策對經濟產生太大影響。雖然貨幣緊縮政策不會嚴重到足以在明年引發衰退,但利率上升或開始影響許多企業和個人的融資成本,尤其是那些以高槓桿經營的企業和個人。令人鼓舞的是,在過去一年半中,看到了相當多企業去槓桿,因為現金充裕的公司能夠償還疫情前和期間積累的債務。
預計2022年全球盈利增長約7至8%,這有可能在未來一年支持股市上升。在大型美國公司似乎樂於提高價格以保護盈利能力的環境下,優質股票將有效地對沖投資組合中的適度高通脹(到2022年底將達到3至4%)所帶來的影響。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 廖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