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投資者今年面臨兩大風險...

2025年02月07日 07: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踏入2025年,儘管美股估值偏高,仍深信經濟名義維持正增長及減息對股市有利的立場,預計企業盈利將保持穩健,而通脹仍朝着正確方向發展。然而,兩項風險令人感到擔憂。
首先,債券孳息率上升是否會危及股票?2010年代的特點是緊縮的財政政策和零利率環境,可將這時代稱為「極端的亞當史密斯」,其理論是個人和企業為了自身利益行事,這為經濟帶來正面影響。
然而,這情況導致過度的收入不平等,進而引發對民粹主義政策的支持及以寬鬆的財政政策、保護主義和提高利率為重點的新共識。寬鬆財政政策代表着更高的借貸成本。在許多地區,人口老化加上其他支出需求將導致債務水平上升。最終這些因素將限制投資市場回報潛力。
各地政府支出有助於支撐經濟,但這可能為未來股市埋下隱患,因為體系中的過度支出通常會在經濟低迷時才得到解決。
若債券孳息率不上升過多,股票估值便可維持在目前水平。今年初,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一度升至4.8厘以上,股票估值相對於債券已開始進入更艱險的區域。債券孳息率上升或會吸引資金流出股市,並增加企業的借貸成本。
就如大多數市場評論員一樣,在過往數年預測美國經濟有機會步入低迷或衰退,目前的預測是其將正面發展。這可能表示從「唱反調」的角度來看,短期內債券孳息率將得到一定緩解,尤其是市場已消化美國或會在2025年減息的預測。可是,偏高的債券孳息率是2025年需要留意的風險。
第二個挑戰是市值加權指數的集中程度。大型科技股在此周期所帶來的強勁盈利增長,使其與1999至2000年的科網泡沫截然不同。當時的估值無實質支持和解釋,但現在許多大型美國科技企業的盈利都能支持其估值。然而,鑑於這些企業在主要指數中的主導地位,任何一家企業的失誤都會對整體投資市場回報構成風險。
事實上,現在指數的集中程度遠超過1990年代後期。從投資組合的角度來看,對少數股票維持高倉位的投資似乎並不明智。更重要的是,「美股七巨頭」背後的驅動力各不相同,將它們視為一個個體會低估了個別公司之間不同的業務驅動力。鑑於股市的集中性,現在並不是作押注的時機。
美國與其他市場有着以上共同的風險,歐洲和日本股市的集中度同樣很高,依賴過往贏家帶動表現的投資者已開始錯失機會。自2024年夏季以來,留意到投資及股市的發展路徑更為有趣,不同的行業板塊在不同的時間錄得不同的表現。
當主要股市指數不再像過去那樣提供分散投資的作用,而政治共識的轉變正在改變各資產類別之間相關性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要更加努力地建立具有韌性的投資組合。
施羅德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