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揭秘:中大食堂結業 話事人憶舊情不捨

201412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食堂難做,位於中大本部的餐廳亦要結業。
身處現今5、60元一份午餐的年代,大學食堂成為全港10萬名大學及專上學生抗通漲的避風塘,但校園食堂亦未能自保。位於中文大學本部7間食堂,當中5間經營逾10年,忽然傳出結業消息,結果震驚校園外,亦成網民熱話,結業原因眾說紛紜,有指食堂被限制加幅,亦有稱食堂被要求重新裝修。2名食堂話事人剖開事件來龍去脈,亦藉此回味校園的點點滴滴。
上月底,中大學生報一則「本部canteen大執笠」文章於社交網瘋傳,引來700多名網民關注。其中3間分別俗稱玻璃屋、麵檔及池畔軒的食堂,由同一食品公司經營,老闆黃生表示:「3間係同一張合約,喺一個地方劃開3個部分經營,我都做咗20幾年,但嚟緊1月底就唔做啦。」
結業原因,離不開一個錢字,不過並非一般店舖的租金問題,而是與食堂加價有關。在中大,食堂食品加幅須經由校方及學生組成的委員會批准。結果,食堂賣的是學生價,來貨成本卻是市價,黃老闆說得坦白,獲批的平均加價只是百分之二點五,暢銷的食品更不足百分之二。「上年已經蝕住做,今年想加價百分之七,但成本就雙位數咁加,轉用平貨降低質素,我做唔出,繼續落去又做唔嚟,惟有唔做。」說感受,他萬般不捨:「見啲同學畢業搵我哋影相,真係好開心,但加唔到價呢件事無分對錯,大家角色唔同,跟學校合作咁多年,最緊要好來好去。」
另外2間名為Franklin及中菜廳的食堂亦屬同一張合約,由同一間公司經營。2間食堂的營運經理廖志成稱,食堂去年蝕了近30萬元,今年中續約,校方要求增加食堂員工有薪假期,1年工資成本就增加100萬元,惟有放棄續約,校方並沒有要求他們大維修。剛過去的周日已是營運的最後一天。
跟一般餐廳不同,即使結業,大學食堂在廖志成回憶中亦是美好。「鍾意呢到無人食煙,大家斯斯文文。」留在這裏近13年,食堂每個部分都是他參與建立,他邊行邊介紹:「廚餘回收就自家設計,套爐具系統就近幾年引入可以回收熱力。」
說得最肉緊的,是他口中的「小朋友」。原來2間食堂近60名員工中,7名為智障人士。他說:「當初請回來係因為他們捱得苦,於是請下一個又一個,我哋畀足人工,同其他員工平起平坐。」相處以來,廖恍如他們的導師,食堂結業亦不忘將他們介紹予相熟餐廳負責人。他說:「希望佢哋見得成工。」
散聚有時,面對分離,廖志成的看法倒跟黃老闆一致:「是大學當初邀請我們嚟經營,大家最緊要好來好。」走,亦不失風度,也許是大學食堂特別之處。人散了,人情味仍會留下來。
香港中文大學發言人指出,中大現時共有36間餐廳,分布在校園不同位置,在大學本部食堂的其中一個承辦商主動提出在合約期滿後不再續約,已於12月初結業,新中標的承辦商將於明年1月初開始營運。另一承辦商則按合約通知大學終止合約,將於明年1月底結業。校方現正就相關空間的規劃進行諮詢。於早前管理委員會屬下的膳堂管理委員會審批其管理的承辦商提出的加價申請時,而不同食品及飲品獲得批准的增幅則由零增幅到百分之四點一七不等。
做生意遇上順境逆境在所難免,飲食從業員亦見證年代及經濟環境的改變,在廖志成身上,就找到上一代人,隨大時代發展,四處尋找機遇的小故事。
80年代至90年代初,香港經濟蓬勃,內地剛發展,是香港飲食從業員最風光年代。由點心師傅做起的廖志成當年已成為管理層,負責於內地不同地方開拓酒店食肆市場。他形容:「當時成日喺青島、惠州、澳門幾邊走,負責酒店餐飲部裝修設計、定位、價錢,到餐廳上軌道先交畀投資者打理。」
輾轉間,他更被重金邀請於加拿大打理連鎖茶餐廳,卻不幸遇上金融風暴,高薪待遇反成包袱。當時40多歲的廖志成說:「我負責管理營運,一睇盤數,就知道自己會最先起身(辭退)。」當時家中2子女仍在求學階段,廖形容為最艱難時期:「試過去菲律賓打工,但當地治安太差,成日殺人搶劫,做咗幾個月,即刻返香港。」
2011年回流香港,遇上大學食堂招聘點心師傅,成為其中一員,不久又被升為食堂話事人。廖說:「我個女都喺中大讀緊碩士。」如今,食堂消失,時代又推着他前進,他倒豁達地說:「去個旅行先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