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部分驅蚊產品無列成分 或可致出疹
201506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消委會檢視巿面45款驅蚊產品,當中包括31款驅蚊劑。(梁鵬威攝)
驅蚊產品成分濃度會影響驅蚊的有效時間,部分人亦對個別成分有不良反應,如有人用避蚊胺後,或會出疹,甚至抽搐。
消委會檢視45款驅蚊產品,包括31款驅蚊劑和14款驅蚊貼,發現部分驅蚊劑無列明所含驅蚊成分的濃度,只有需要註冊的驅蚊貼產品清楚列出成分濃度。消委會認為在標籤上提供詳細精確成分資料,技術上可行,建議所有驅蚊劑也應納入《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範圍。
各成分中,香茅油一向被視為較安全,但消委會引述加拿大健康局指香茅油產品可含有污染物甲基丁香酚,當地曾一度打算於2014年終止含有香茅油的驅蚊產品在當地發售,及後加拿大當局再檢討以植物提取精油的驅蚊產品,因而容許含有香茅油的驅蚊產品繼續出售,預計明年會完成檢討。
另一成分甲基壬基酮,有研究是來自蕃茄的天然物質,能干擾蚊蟲辨認人體釋放的二氧化碳,達致驅蚊效果,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列為第四類有毒化合物,即幾乎無毒,性質安全溫和,部分巿面上含有IBI-246的驅蚊產品將此成分標示為「野紅茄提取物」。
至於含避蚊胺或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成分的驅蚊產品,要留意該兩種成分可溶解膠質物品及某些纖維,若手沾上成分再接觸含膠物品如手機、相機及膠框眼鏡等,可能會損壞物品。
此外,避蚊胺是廣泛使用了逾50年的驅蚊成分,但其安全性一直受懷疑,本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建議,成人及兒童所使用的避蚊胺濃度,分別不超過35%至10%。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於罕見情況下,使用含避蚊胺的產品,可能會引致皮膚出紅疹;使用了含高濃度避蚊胺的驅蚊劑,或使用過量避蚊胺,亦可能引致皮膚出紅疹、水泡及刺激皮膚或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