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揭秘:天台校小學生 50年後重拾天台緣

201506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佐敦谷信義學校20多位舊生上周舉行謝師宴,答謝恩師之外,亦緬懷當年天台緣。。
天台學校曾是香港上世紀50至70年代的特色,但隨着徙置區清拆,天台學校亦而成為歷史。20多名曾經就讀佐敦谷徙置區7層大廈天台學校,名為佐敦谷信義學校的小學生,畢業後各散東西,慶幸現今社交平台協助,竟可在畢業後50年再次重聚,當年的小學生離開校園後各有發展,現今已是花甲老人,但對小時候的校園生活仍歷歷在目,難得仍可重聚一起話當年。
1953年石硤尾大火,政府當時為安置數百戶失去家園的災民,興建多層式徙置大廈。佐敦谷徙置區為最早期的徙置大廈,每棟7層。大廈地下都為政府營運的津貼學校,但隨着內地移民不斷遷入,適齡學童數量龐大,津貼學校所提供的學位無法滿足,慈善團體及教會等組織便向政府申請利用7層徙置大廈天台開辦學校,故此天台學校大多為私校,高峰時期全港共有192間天台學校。
建校於1960年的佐敦谷信義學校,由挪威信義差會成立,就是位於佐敦谷徙置區第1座的天台,學生主要來自徙置區及附近木屋區的家庭。「我哋當時生活係窮困,但心靈富足。」68歲的羅明新是該校第1屆畢業生,跟多位同學於畢業後仍有聯繫,同學間友誼多年未變。上年他跟同屆同學羅林妹發起成立同學會的念頭,兩人透過社交平台找來一個又一個,結果找回2、3十個舊校友、老師及校長,「真係無諗過搵得番咁多,大多係第1、2、3屆嘅同學。」
曾在該校當過3年校長陳明英,於63年入職,66年因懷孕才辭去校長職位。她一直保存天台學校的舊照片,「學校分上下午校,返4個鐘,天台每邊建有2個課室,中間就是大操場,同學小息時就喺度跳繩打波。」原址的佐敦谷徙置大廈已於1990年拆卸,後來改建為佐敦谷游泳池,她跟2名舊生重回舊地,驚覺原來的徙置區早已面目全非。
校舍已拆,但人情依舊。舊生重組同學會,除了希望跟舊同學重聚,亦為了報答老師和校長。今年80歲的潘禮文是最早在校任教的老師,當年到學生家訪時,發現學生家境困難,父母難以負擔子女學費,他都出錢幫忙,「有學生父母都係盲人,想個仔唔返學同佢哋一齊去乞錢,我想佢繼續返學,就幫佢出埋學費。學費只係5蚊1個月,我人工有180蚊,使得我幾多錢呀?」
有學生11、2歲便要打工幫補家計,結果小學未畢業就要離校,潘老師為了幫助這群被迫輟學的學生,就着他們下班後,於晚上返回天台學校上課。潘老師親自授課,教中文、國語,以及人生道理,「我想佢哋繼續讀書,要讀書做個好人。」席上幾個學生當年曾獲老師出錢出力扶持,現今步進退休之齡,希望組成同學會後,可組織義工活動,回饋社會。
現今家長緊張子女學業,出盡全力為要讓子女擠進名校。但對5、60年代的家庭而言,能夠獲得教育已相當難得,父母看重子女的德行,多於知識。信義學校舊生及老師回憶當年校園生活,感嘆今昔教育轉變。
「學生曳會被老師打手板,你返去同阿媽講,阿媽會讚老師打得好添呀!」於昔日香港,學校操守未受政府部門嚴格監管,老師執行體罰並不罕見,基層家庭甚至贊同並默許學校體罰。潘老師形容,大多會以木間尺打手板,教訓較頑皮的學生。
天台學校設施雖然簡陋,但卻填補當年香港的教育需要。每月學費5元,校方會送書簿、校服、書包,加上志願機構提供的資助膳食,每月1元,就可於上學時享用2餐,「朝早就食營養餐,1杯牛奶加1塊麥餅,塊麥餅硬到可以拎嚟掟人,晏晝放學時,就食黃豆餐肉飯,日日如是。」有人坦言,那些年每日食資助餐食到怕怕,長大至今望到午餐肉都掉胃口,但卻有人相當回味,並謂「諗起都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