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無能 破欠基金申請創新高

201509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市道低迷,「吉舖」隨街可見。
香港經濟急速放緩,不少昔日的經濟火車頭行業如旅遊、零售業相繼縮減規模、甚或結業,但特區政府至今未有推出任何救市方案,以求扭轉乾坤,難怪有學者怒斥政府放軟手腳,深受其害的業界代表則批評政府無力推動經濟多元化,不懂未雨綢繆。事實上,港府確是無知無覺,因為勞工處資料顯示,申請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的個案在今年首八個月已達二千八百多宗,超越一四和一三年全年數字,按經濟下滑走勢推測,也將打破一二年二千九百七十六宗的紀錄,勢創四年新高;當中零售業的申請個案及申索金額更是○八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紀錄。
環球前景不明朗,加上內地經濟放緩,令一向依賴金融、旅遊和零售業的香港,經濟發展欠缺新動力。前行政會議成員、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直言,擔心本地生產總值在今年第四季出現負增長,甚至步入技術性經濟衰退,令私人企業不願再投資,帶來惡性循環。而現時最受衝擊的旅遊界業界有代表直斥港府過去只懂依賴傳統產業如旅遊、零售等行業,從不懂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才出現因訪港旅客急跌致經濟無法轉型的危機。
林奮強昨坦言,擔心下季本港本地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甚至步入技術性衰退,令私人企業不願再投資,可能影響明年僱員的加薪幅度,甚至出現裁員潮,若旅遊業及廣告、零售等相關行業裁減一成員工,恐對經濟造成一定影響。林奮強形容,現時經濟狀況加上本港人口老化,每年本地生產總值將下跌百分之一,他期望港人不要再歧視內地旅客,否則本港經濟將出現危機。
經濟衰退重臨並非無的放矢,勞工處數據顯示,今年首八個月申請破欠基金數目有二千八百多宗,已較去年全年總數多近三成,勢創下近四年新高。申請基金的行業亦出現重大變化,除居首位的建造業是三甲「常客」外,第二及第三位已由「餐飲服務活動」及「進出口貿易」,變為「零售業」及「圖書館、檔案保存、博物館及其他文化活動」,其中零售業的申請個案及申索金額同創○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分別有四百七十五宗及三千六百八十萬元。
更令人憂慮的,是破欠數字只反映經濟實況的冰山一角,因有更多商戶於結業後,未必拖欠薪金,員工毋須向基金求助,故本港商戶的結業情況,肯定較數字所反映的更為嚴重。嶺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何濼生指,由於內地經濟狀況不穩,加上本港今年發生連串反水貨客示威,直接衝擊零售業,認為已踏進寒冬期的零售業難以在短期內復甦,估計申請破欠基金的數目「仲有排升」。
何濼生預計,當零售店舖結業數量去到一定數目,業主必定會減租,屆時業界或可「捱多陣」。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如企業持續結業,並將失業率推高至百分之四的水平,將是一個危險警號,呼籲政府未雨綢繆,推出更多政策協助業界。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表示,政府以往過於依重傳統產業如旅遊及零售業,不懂多元化發展,一旦訪港旅客下跌,便出現無法轉型的問題,部分公司只好選擇縮少營運規模,致令申請破欠基金的數目創下新高。他又批評,政府未有解決租金高企的問題,估計高檔餐飲業會是未來結業的重災區,要求政府未來的施政配合旅遊發展,例如可利用正在興建的啟德大型體育館舉辦大型演唱會,以增加不同種類的客源;邊境購物城則起分流作用,以免影響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