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搜查:速遞單據洩私隱成起底工具

201511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網購盛行,市民罔顧簡單個人資料可被「起底」的危機,亂棄單據。
網購盛行,但市民卻罔顧簡單個人資料可被「起底」的危機。記者到本港多間集運公司了解,發現不少市民在收貨後即時拆貨,然後棄置包裝盒,但貼在包裝盒上的單據,卻顯示其手提電話及姓名等資料,記者根據有關資料順藤摸瓜,輕易找到他們的社交平台戶口及大量個人照片,私隱蕩然無存。專家提醒市民切勿疏忽,若資料被不法之徒利用,輕則會成為直銷電話目標,重則被人盜用其身份進行犯罪活動,分分鐘惹上一身蟻。
近期本港興起集運,由內地運到本港的集運點,收件人要到集運點取貨,這些集運點通常設於工廈或商廈單位,每日都有大批收件人到這些集運點取貨。記者巡查多個集運點了解,發現不少人在取貨物後,為方便攜帶,會即場在走廊拆盒,檢查貨物狀況及數量確認無誤,就將貨物取走,一個個包裝盒則丟進垃圾桶,或直接棄於走廊甚至梯間。記者檢查這些被人棄置的包裝盒,發現貼在盒上的單據完好無缺,清楚顯示寄件人的資料外,收件人的姓名及手提電話亦清楚顯示,部分有姓氏,亦有英文名。
雖然單據只有收件人的手提電話號碼、姓氏或英文姓名,但透過通訊軟件,可輕易找到收件人的個人相片及英文全名,部分收件人因在社交平台戶口的個人資料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及未有將電話號碼設置為「僅朋友可見」,記者在社交平台輸入其手機號碼,即找到其個人戶口,內裏有收件人的相片外,還有其正在就讀的學校資料,甚至親友資料。
記者聯絡到部分買家,並告知他們個人資料外洩,他們均感到驚訝及不安,承認自己疏忽,未料有關資料有可能被利用,其中一名買家說:「之前網購咗個公仔,因為個包裝盒好大,我咪即場喺集運站門外拆箱,隨手將個箱丟落垃圾桶,無諗過會咁樣洩露個人資料,經過今次教訓,以後會拎返屋企至拆。」
互聯網協會網絡保安及私隱小組召集人楊和生表示,網購買家有責任將貨物單據銷毀,勿將自己的姓名及手機號碼外洩,他說:「讓不法之徒知道手機號碼及姓名,可被扮作電話直銷,甚至被人盜用身份,甚至用呢啲資料冒認他人作不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