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后李麗珊無懼社會紛亂 信香港再創奇蹟

201605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面對社會亂局,不少人對前景失去信心,香港人應該如何自處,「風之后」分享了她的看法。
1996年7月29日是香港歷史上是難忘的一天,「風之后」李麗珊(珊珊)為香港奪得歷來首面奧運金牌,她的一句「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振奮了香港人的心。一眨眼又20年,今日的李麗珊已從運動員變身成全職家庭主婦:上午做運動行山羽毛球,下午就接女兒放學做功課,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留給兩個女兒。回望這20年,李麗珊對香港人的影響力,在「第一金」和「生仔」這兩個題目上都充份地表現了出來。
當年李麗珊的女兒出世後,接拍了一個銀行理財廣告,裡面有一句家傳戶曉的對白:「養一個小朋友要400萬」。廣告一出引起不少爭論,甚至嚇怕了一眾年輕夫婦不敢生兒育女。事隔十年,珊珊想法又有何改變?她說:「我養小朋友的計劃是不止400萬港元,所需多少其實視乎小朋友要做甚麼,如果就讀政府學校、本地大學,400萬港元一定足夠,但若要到外國唸書或培訓特別喜好就一定不止。」
一句說話衝擊了大家的「生仔」思維,但要談到珊珊對香港人的最大影響,肯定是20年前的「奧運第一金」。在不少香港人心目中,李麗珊和香港精神已劃上了等號,珊珊回億當年正值回歸前夕,人心不穩,一枚歷史性的奧運金牌成功激勵香港人心,驅散了不少憂慮:「在96年獲得奧運金牌,我從未想過可以帶來如此龐大的正能量予香港人,正正因為97將至,很多人好徬徨,甚至打算移民。剛好96年有個傻妹奪得奧運金牌,接着整個香港都好哄動開心,令當時的香港人看待各方面事件都更正面。」
20年過去了,今日的社會更加複雜,矛盾盡現,「香港好亂」可能已經不再只是憂慮,珊珊說:「我自己覺得現在最亂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目標,各用不同方法表達,有些過了火,我認為現時香港社會有些迷失。」而身為人母,珊珊都擔心兩個女兒會被影響:「好多時候女兒看新聞後會問,為何會這樣亂?為何要打鬥?做家長要灌輸思想,這些行為要如何處理。」
為了接受今次東網專訪,珊珊特別將奧運金牌從保險箱中取出來。她更拿起了金牌向兩名女兒道出了其背後的真正意義:「妳們知道這個奧運金牌有甚麼特別?1996年是奧運100周年,就是媽媽參加風帆贏得的金牌。這個金牌有甚麼意義?就是帶了很多歡樂予香港人。」
面對香港的亂局,有人逐漸對香港前景失去信心,亦有人憶起了以往的香港有多好。而「風之后」坦言自己很少懷緬舊日的光輝歲月,今日她再拿起金牌是想告訴大家,香港精神從來未變:「這面金牌放在保險箱已經很久,回想上次拿出來都是20年前獎牌,現在沒有變,所以精神都沒有變。回想起香港是可以創造奇蹟,香港人即使在20年、100年甚至1000年也做得到。」
珊珊亦相信要團結香港社會,體育運動可以發揮很大作用:「其實體育可以團結社會,香港運動提供好多正能量予社會,每一次有大型比賽,有很多支持者支持,例如世界盃足球外圍賽,見到好多香港人支持港隊,都可以提供正能量予香港人,告訴他們我們做得到。」
記者蔡芷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