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查線:港產花牌闖國際 外國人勁Like
每逢傳統節日,街上總會見到形形色色的傳統大型花牌,倚着竹棚坐落路旁,吸引着路人的眼球。這項香港獨有的傳統手藝,日漸受外國文化界所重視,有花牌製作公司繼前年到美國作展覽後,下月亦將應邀到法國,於當地協助搭建花牌。雖然花牌成功衝出香港,惟該店老闆慨嘆,行內一直缺乏年輕人入行,擔心傳統技藝終難逃失傳命運。
「年頭做新年年宵嘅花牌,之後3月左右天后誕、4至5月係慈善機構就職旺季,到農曆7月盂蘭節,之後10.1,到年尾係婚嫁高峰期,1年最少整400個花牌。」人稱基哥的蔡榮基,是榮基花牌的老闆,亦是花牌店的第二代傳人。作為傳統行業的老闆,基哥40歲已算得上相當年輕,「其實我做咗呢行都有24年,小學得閒就會幫爸爸手,中三畢業後就全職整花牌。」
花牌屬傳統技藝,但要追得上時代的步伐,亦要不斷改進。基哥接手後,經歷了行業的低潮期,部分老店被淘汰,現時全港只餘下約5間花牌公司,當中僅3間有能力做較大型的花牌。為保持競爭力,他不斷改進花牌質量,如花牌上的書法,由手寫於紙上改成電腦印在banner布上、銻花代摺紙花、鎢絲燈泡轉用LED燈泡等。雖然成本因而增加,惟他的產品卻受客人歡迎,更不時接到來自內地的訂單。
除受到香港及內地客人歡迎外,基哥更邁向國際。2014年6月,他獲一個國際民俗節邀請,到美國華盛頓搭建大型花牌,宣揚這種香港獨有文化,「個花牌足足有130呎乘50呎咁大,本身美國啲工程師都唔畀我哋起,驚唔夠穩陣大風會吹冧,不過當佢哋見到個製成品時,都向我哋直豎手指公。」
經過美國之行後,更多外國人認識到花牌,亦對花牌產生興趣。早前他就接到來自法國波爾多的邀請,要求他於香港製作花牌後,親身到當地協助組裝,「對方暫時唔想透露花牌嘅詳情,不過最重要係可以向更多人推廣花牌文化。」
成功衝出香港,在香港的保育之聲亦愈來愈大,不時有學生邀約基哥訪問,以傳統花牌作研習報告題材。惟與其他傳統技藝一樣,無年輕人願意入行,令行業不知不覺走到黃昏,「做呢行好辛苦,好天曬落雨淋,試過有後生仔做咗幾日,就嫌辛苦唔做。始終人工唔高,橫掂都係咁辛苦,寧願做地盤。」
至於有否想過要下一代接手家族生意?他亦坦言不會,「我自己都做到成身傷,唔想仔女學似我咁辛苦,將來就算失傳都無辦法,希望趁依家盡自己努力,推廣畀多啲人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