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跨科活動成績輝煌

201607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陳呂一連串的跨科活動,寓學習於實踐,對學生而言,建立了正確價值觀,這亦是陳呂重視的學校核心價值。
「我經常想香港學生從小就在課堂上聽過不少有關環境污染的議題,但怎樣才可以令學生有切身的體會,進而實踐並反思環保理念呢?」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以下簡稱陳呂)刁綺蓮副校長道出今年帶領學生參與一連串環保活動背後的原因,這亦成就了陳呂本學年在這項跨學科(Learn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活動取得輝煌的成績。
全港公開比賽奪冠
由視藝科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在「物盡『奇』用環保設計比賽」(由香港電台主辦的公開比賽) 中進入最後四強,最後獲得全港冠軍。作品,名為「兒童閣」,主要為兒童提供休憩閱讀地方,它高逾兩米,全由回收物料製成。評判之一的升級再造設計師楊詩雅對得獎作品特別欣賞,「產品設計不只看產品本身,而須考慮整體,例如人們怎樣用和玩,才能符合當今產品設計講求的理念。」
陳呂學生接受訪問時說:「我們用了兩個月收集所有材料和製作『兒童閣』。回收過程中,我們發現人們棄置塑膠製品數量之大,這令我們十分驚訝。大部份塑膠製品都不能自然分解,回收成本亦高;製作的同時,我們亦想到很多被我們一直忽略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是能循環再用的!」
他們亦感謝老師,因為老師在過程中給了他們很多靈感。同學們認為這個活動讓他們眼界大開和發揮創意,亦很有教育意義,能夠參與其中,宣揚環保理念,覺得十分高興。視藝科陳老師和黃老師也對學生出色的表現感到鼓舞,「比賽除了啟發學生創意,亦增加了他們與人溝通協作的能力。」
獲邀出席電視節目《天人合一2016》啟播禮
陳呂亦因而獲邀出席香港電台的環保節目《天人合一2016》啟播禮,刁副校長說:「這對學生有莫大的鼓勵,我們十分感謝香港電台舉辦一系列推廣環保意識的活動,這有助提升社會的環保風氣,令香港打造成綠色城市。」
關注塑膠垃圾問題
「海洋怒吼—塑膠垃圾關注計劃」由香港科學館主辦,亦是陳呂實踐跨學科活動的試點。目的是希望初中學生深入認識各種塑膠的化學成分、分類和回收過程;同時,保育環境,對社區作出貢獻。當天師生到龍鼓灘集合,用科學館提供的工具,到不屬政府管理的海岸範圍清理垃圾 ,同學們說:「我們挑出膠樽和玻璃到科學館清洗和壓平,留下作為藝術品的材料,希望喚醒大眾對塑膠垃圾的關注。」生物科鄺老師補充,清潔海岸活動中收集到的廢物數據會提交予「國際海岸清潔運動」作全球性的研究和報告,可見活動意義深遠。
與德國環保藝術家Liina Klauss創作藝術品
「雖然廢物可以重新利用,製造不同的藝術品,但減少製造垃圾才是真正愛護海灘,美化環境的行動。」這是參與南大嶼山郊野公園海灘收集垃圾活動同學的感想。活動中他們學懂如何為垃圾分類,並在藝術家Liina Klauss指導下,即席創作藝術品,藉此引起大眾關注,宣揚環保意識。陳呂一連串的跨科活動,寓學習於實踐,對學生而言,除了加強了他們對社會和環境的關注,亦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這亦是陳呂重視的學校核心價值。
※各學校若有值得讚許之人事物,可透過東網「學界放閃」與廣大讀者分享。投稿電郵:
ischool@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