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或致中風 高危長者認知弱僅3成人了解
201607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調查指屬高危一族的長者對心房顫動的認知較弱。(資料圖片)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有機會引致中風及心臟衰竭,香港房顫患者料有逾5.3萬人,而年紀越大患病機會越高,至80歲的患病率升至5%。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學院委託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所作的調查發現,市民雖對房顫認知有提升,逾6成人知道房顫會引起中風及心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但屬高危一族的長者認知則較弱。
調查於今年6月以電話訪問形式進行,訪問810位18歲以上市民,當中約四分一為65歲以上長者。結果指出,36%受訪者聽過房顫,當中長者僅30%人聽過房顫,反觀較年輕市民,即65歲以下人士則認知較高,有40%人聽過。
至於房顫症狀之中,近80%人知道心跳不舒服是症狀之一,逾80%年輕市民知道,但僅67%長者知道。另有76%人知道心臟衰竭是房顫的嚴重併發症,當中80%年輕市民知道,知道的長者則僅60%。
調查又發現,長者對治療方面認知較差,如僅分別36%及34%長者知道控制心律藥物及導管消融手術是治療方法,年輕市民知道的比率則分別有68%及46%。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學院義務司庫陳藝賢醫生表示,與兩年前類似調查指出僅7.7%人聽過房顫相比,市民對房顫的認知水平有明顯進步,不過長者的認知明顯較弱。學院前院長劉柱柏醫生指出,房顫患者中風風險高5至7倍,引起的中風亦較嚴重,建議加強對市民,尤其長者的教育,長者亦應定期接受心電圖檢查,盡早接受治療,減低受併發症影響。
調查亦了解市民對智能手機及儀器檢測心率的接受度,近半受訪者表示會使用這些方法檢測心跳。學院表示,這些程式可用作找出房顫患者,學院會開展用可行性研究,以進一步研究此技術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