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光影:香港渡輪的黃金年代

201609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渡輪的黃金年代,你經歷過嗎?
維港兩岸航線,與香港勞動人口甚至經濟發展關係密不可分,早在19世紀末,來往維港兩岸的渡海小輪已經營運。渡輪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港元5仙更引發暴動,多人傷亡,1800多人被捕。
上世紀60至80年代,是維港兩岸航線的黃金時代,中環、灣仔、北角、觀塘、紅磡、佐敦、九龍城、大角咀、尖沙咀及深水埗等地均設碼頭,經營渡輪,部分碼頭設有汽車渡輪線,其中天星小輪經營至今已過118年。太古城更在80年代初,開辦2條來往中環及九龍城的飛翔船航線。
不過,隨着海底隧道及地鐵通車,小輪服務漸見萎縮,維港航線所餘無幾,部分碼頭更因填海而消失。相對維港兩岸航線,來往中環及離島的港內線渡輪航線變化較少,長洲、梅窩等離島航線一直維持,中環港內線碼頭受填海影響,於1995年遷往中環填海區的1至7號碼頭現址。
除維港及離島航線外,「過大海」往澳門亦要坐船,當時市民要乘坐船程逾3個小時、俗稱「大船」的大客輪前往澳門。在1971年8月颱風「露絲」襲港時,行走港澳的客輪佛山號(又稱佛山輪)發生嚴重意外,佛山號被扯斷錨鏈飄流撞船,在大嶼山東北海面沉沒,88人罹難。
70年代中期,噴射船引入,船程大大縮短至1小時,乘客可在快慢船兩者二選其一,直至80年代末期,快達輪、南山輪等大船被市場淘汰停辦後,只剩下噴射船及後期引入的雙體船來往珠江口。在80年代,每逢過節前後,均有大批旅客通宵輪候買船票,隨着加密班次及深水埗、尖沙咀甚至屯門來往澳門的航班相繼營運,一票難求的情況才得以紓緩,舊港澳碼頭在1985年,亦被上環信德中心的新港澳碼頭取代。
天星小輪總船長陳自榮自1984年至今,一直在天星小輪工作,見證着維港兩岸,甚至過海渡輪業變化。「入行做水手嗰年,文化中心未開,東隧仲未通車,要有6艘船先夠清晒返工放工嘅人潮。」
陳憶述,雖然兩岸渡輪線已愈來愈少,但因兩岸填海後海域縮小,海面亦變得大浪,加上維港兩岸來往澳門、愉景灣等地的高速船增加,駕船時要有更高技術外,亦要在硬件上增加雷達配合,泊岸亦用上更粗的船纜,確保安全。經歷中環及灣仔的天星碼頭先後搬遷,他承認天星碼頭搬離最方便乘客上落的位置,令乘客量減少,還幸天星的歷史地位能吸引遊客,令天星小輪屹立至今。他認為渡輪業並非夕陽工業,反若政府在政策及配套上扶持,接駁上落船時更方便,乘客也樂意繼續乘搭。
※《東方日報》見證香港歷年轉變,東網為你搜羅更多昔日海上交通的新聞照片,一同懷緬我城變遷,讀者可登入並讚好東網facebook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重溫相片中你我熟悉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