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查線:鹽田守護者 誓保香港最後一塊鹽田

201610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位於西貢內海的鹽田梓村,近年鹽田重現,成為香港僅有的鹽田。
「鹽」除了是調味料,更是每日身體的必需品,每天吃鹽的同時,大家有沒想過鹽粒從何而來?時至今日,香港仍有人親手製鹽?位於西貢內海的鹽田梓村,顧名思義,過去曾有村民以傳統方法製鹽。近年鹽田重現,成為香港僅有的鹽田,更獲得世界級獎項,原來全因有心人致力保育,出錢又出力的同時,只希望遊客能深入了解傳統文化。
有近300年歷史的鹽田梓村,本為客家村落,曾幾何時全部居民都為天主教徒,島上的天主教堂亦別具特色。這個風景優美的小島曾經一度荒廢,現時卻有全港僅餘的一個鹽田,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傑出項目獎。風光背後,鹽田的重建之路其實困難重重。
鹽田負責人黃天成本身是紀錄片導演,一直對鹽田這地方甚感興趣。他表示,200多年前島上原居民懂得曬鹽,他們自行開發鹽場,但鹽場於100多年前已沒使用,「以我所知,依家年紀最大嘅村民都唔識曬鹽,去到2000年後,村民陸續想返去保育個島,愈做愈有興致,開始就諗做番個鹽田出嚟。」他指,鹽田在工程師義務協助下,於2013年動工建設,2014年開始運作,因缺乏本地例子參考,至今仍是「試緊做鹽」。
「香港已經冇晒識曬鹽的人,所以全部都由我哋自己摸索,包括鹽場設計都要去國內、台灣睇人哋啲鹽場點做。曬鹽方法都係自己摸索,依家曬得到,但仍唔算好成功,生產唔係好有效率,產量較少。」該鹽田堅持不用現代科技,太陽能、電子產品等等通通不用,要用最傳統方法製鹽,希望能將此項工業當成文化保育。但鹽田只有約7-8名義工不定時到場幫忙,因人手及財政問題,令鹽田只能於周六和周日保持低限度運作。
黃又指,現時出產的鹽粒只會製成紀念品,並不建議食用,「啲鹽其實食得,但就因為冇化驗過,擔心食壞人,所以冇作為食用鹽。」事實上,現時,鹽田以流水式生產線運作,面積約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共有四個蒸發池,將海水蒸發到飽和濃度,並逐級提高,而「過池」時海水大部分雜質會沉澱留於池中,最後就會有較乾淨的海水成為結晶鹽,整個過程約需2至3星期,再加以過濾,才會成為「精鹽」。
採訪當日,黃先生向記者示範最後的過濾過程,「大部分喺鹽場生產嘅鹽,過程中有好多的泥沙、塵入咗去,需要送去鹽場加工,以我理解就係整乾淨佢,而香港冇鹽廠,我哋惟有自己整。」他表示,會將由結晶池取得的鹽粒重新用水溶掉,再用紙過濾,取得高濃度鹽水後,倒在膠盆上再曬第2次,大約3小時後就會結晶,成為「精鹽」,「參觀嘅人睇到呢個過程,係好有意思,同埋做咗鹽我先發現原來啲鹽結晶好靚,一粒粒四方型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