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病人做院前心電圖 及時通波仔降死亡率

201610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瑪麗醫院急症室與消防處推行院前心電圖先導計劃,以便安排緊急通波仔手術。(資料圖片)
急性心肌梗塞是其中一種需要緊急處理的臨床情況,合適的處理程序可提升治療效果及存活率。瑪麗醫院急症室與消防處於2015年11月開始推行為期1年的「12-導程院前心電圖」先導計劃,目標是盡早識別ST高心肌梗塞病人,以便安排緊急通波仔手術。
瑪麗醫院急症室駐院專科醫生張健碩表示,計劃的目標病人是瑪麗醫院在港島西及南區服務範圍的心胸痛病人,計劃期內在救護車配備12-導程院前心電圖機,合共15部機器,以提前為有心肌梗塞徵狀病人作心電圖檢查後,即時傳送資料至急症室供醫生參考。他表示這可讓醫院爭取時間調動所需儀器及人手,心臟科團隊亦可為合適病人預早安排通波仔手術。張指出,他們目標是90分鐘內做通波仔手術,與國際水平一致。
他解釋,現行心胸痛指引是在現場為病人提供阿士匹靈或脷底丸急救,再送上救護車入院;配合院前心電圖的話,則會在救護車上取得病人同意後,用儀器檢查並傳送結果至瑪麗急症室。
他指計劃由去年11月開始,據瑪麗醫院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31日,有507位病人在救護車接受了院前心電圖,40位病人需於急症室聯絡心臟科醫生診治,當中19人在急症室登記前已聯絡心臟科醫生,18人接受了緊急通波仔手術。
急症室登記至通波仔平均時間,有院前心電圖的相關時間是85分鐘,沒有院前心電圖則是125分鐘,即縮短了40分鐘。至於30日死亡率方面,有院前心電圖死亡率是8%,沒有院前心電圖則是12至20%。
消防處資料顯示,先導計劃開始至今年6月30日,405位接受院前心電圖病人中,有55人拒絕接受該檢查。張健碩建議病人善用救護車服務,以加快接受治療程序。他續稱,醫管局急症科專科委員會及心臟服務中央委員會知悉先導計劃,稱會與消防處研究會否與更多醫院進行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