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子母患抑鬱 直言只需擁抱或一刻支持
不少人以為輕生,煩惱就可以一了百了,但其實自殺並非句號,家屬傷痛是會沒完沒了。阿Ling的大兒子7年前自殺,遺下她及細仔,阿Ling一個人不但要撐起頭家,更需輔導當年只有8歲的細仔,當她不斷說服自己需要堅持,但原來已不自覺患上抑鬱症,又因未走大兒子離世的陰霾,更險些帶同細仔一同輕生,幸好她最終聯絡了「生命熱線」,得到社工的幫助及開解,終走出傷痛。
阿Ling回想當年大兒子離世的情形仍不禁哽咽,她坦言得悉消息後「根本無諗過自己嘅心情,只係叫自己撐住」,更向細仔隱瞞指「哥哥因為意外過身」。阿Ling指,當時最辛苦是通知家人大仔離世的消息,當他們問及「點解咁突然」,她坦言「我都唔知點解」。
她指當時感覺如同麻木,沒時間理會自己,只希望盡快解決大兒子身後事及顧及細仔的感受,但每至夜深時,都反問兒子輕生是否自己關心不足,「身體好多好痛嘅感覺,好似畀針拮咁」,她其後甚至出現幻聽,腦海有聲音說「你無用,你唔死都無用」,情緒亦出現問題,更曾想過和細仔一同輕生。
阿Ling的情緒更影響到細仔,令他出現不上學、不吃飯的情況,其後她才知道兒子不肯上學是擔心她會突然輕生,遺下他一人。她最終得到兒子學校轉介,致電「生命熱線」,得到社工幫忙,至今和兒子終走出傷痛。
阿Ling坦言當時其實最想有人能夠聽她的苦水,而非不停跟她說「唔好諗啦」,直言她只需一個擁抱或一刻的支持。作為過來人她希望提醒欲輕生的人,「你有勇氣選擇自殺,點解無勇氣搵人同你傾吓?」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指,自殺者以為輕生就可一了百了解決問題,但其實遺留予家人的問題更多,創傷亦更大。她指根據外國文獻,輕生者父母在創傷後,患抑鬱或出現情緒困擾的問題高近十倍,而輕生者的兄弟姊妹患抑鬱的比率亦會高出兩倍。她續指,中國人習慣將心事藏於心底,不肯將情緒發洩,不讓心聲透露,容易因此出現情緒問題。
「生命熱線」執行總監吳志崑指,為了令輕生者親友更快及更易平復傷痛,他們自2014年和公眾殮房合作建立轉介系統,若法醫認為輕生者家屬有意或需要轉介,會將家屬電話交予「生命熱線」。而「自殺者親友支援計劃」由2008年開展至今,已協助超過1000名家屬。他提醒親友若接觸到輕生者家屬,不應只問「點解」,可幫助家屬致電親友,及安排實務工作如身後事等,更甚可以幫忙認屍,讓輕生者家屬的情緒能夠平復,事後亦要多聆聽及保持接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