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思覺失調感羞恥 40%病人自行停藥礙治療

201612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調查發現,約40%思覺失調患者對治療及藥物感負面,或影響治療成效。(資料圖片)
思覺失調患者出現幻覺常被外界認為「黐線」,其實與腦中多巴胺分泌過盛有關。但專家指出,部分患者以為思覺失調由外界壓力引起,忽視生理因素,或令他們抗拒治療。有調查發現,40%思覺失調患者對治療及藥物感負面,當中傾向相信病況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病人,對醫生感覺較負面。
思覺基金今年6至10月以問卷訪問300名思覺失調患者,發現患者對治療的藥物態度負面,40%人曾自行停藥,40%介意告訴別人自己患有思覺失調需服藥,30%患者會聲稱自己服用的並非思覺失調藥物,20%患者對服用該些藥物感羞恥。
思覺基金主席、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指出,香港最少約有2.5%人口患有思覺失調,即全港約有15萬名患者,每年約2000宗新個案。他指出,多巴胺分泌過盛會導致幻聽及幻覺等病徵,病因包括遺傳、童年經歷如移民及創傷等,以藥物控制腦分泌水平有助抑制病徵。不過,病人對病的理解未必理性,如他們認為思覺失調主要由外界壓力引起,或減低服藥意欲,此類病人有47%介意講自己有思覺失調,較其他患者高。而相信心理因素對病況影響較低的患者,94%對精神科醫生感覺正面,但認為心理因素影響較多的病人只有76%相信醫生。他認為要增加患者對該病認知,加上家人支持可有效助患者康復。
現年30多歲的思敏2004年首次思覺失調病發,出現幻聽及妄想被人跟蹤監視,認為最煎熬是面對疾病的影響,「由有書讀有工做,突然間喪失一切,係好難受。」但她接受醫生、心理學家及社工治療輔導後,明白她的病由腦分泌引起,而自身固執性格、中學受過同學欺凌等亦影響病情,決心服藥控制病情,及參與藝術、瑜伽治療,現已可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