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引螺旋纏繞技術修復渠管 城區施工不停水
香港地底渠管網錯綜複雜,不少舊區渠齡更逾30年,老化及損耗成為都市計時炸彈。渠務署今年除會系統性勘察全港渠管,定出修復渠管的優次之外,更將斥資逾6億港元,為總長逾2公里、塌陷風險較高的污水幹渠進行預防性復修工程。為免工程期間停水影響市民,該署近年首度引入修復期間可保持渠管運作的螺旋纏繞技術,適用於繁忙城區。
近年香港經常發生渠管爆裂事故,該署今年上半年將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於爆渠高危地點包括土瓜灣、牛池灣附近一段龍翔道、沙田源禾路及西貢海範圍,進行污水幹渠修復工程,涉及渠管逾2公里長,有關渠管過去10年曾發生11次爆渠路陷,工程預計今年底可展開。
渠務署工程師梁灝駿表示,該署去年引入螺旋纏繞修復技術,利用纏繞機將夾雜鋼片的帶狀膠物料,經螺旋纏繞形成新渠壁,新技術好處是工程期間毋須停水,市民日常生活不受影響,「纏繞嘅好處就係過程仲可以畀水過,但幼嘅渠管就唔用得呢個技術」。該署去年底首次運用此技術修復油麻地窩打老道地底兩段逾百米的渠道,「隔離果欄24小時運作,技術上冇可能完全停水同封路」,最終工程於3星期內完成。
不過,他承認螺旋纏繞屬專利技術,成本較現時的渠管修復技術貴5倍,但因系統由中央電子操作,可靠度高,加上經修復的新渠壁設計壽命達50年,該署會因應渠道所處區域、粗幼彎直及走線等,決定採用的修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