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東:花草美麗或有毒 專家編撰毒物圖鑑

201702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花5年時間編撰《香港有毒植物圖鑑》,記錄香港117種有毒植物。(曾愷欣攝)
郊野遍布各種色彩繽紛、形態獨特的植物,但慎防美麗有「毒」。醫院管理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花了5年時間,編撰附有臨床治療資訊的《香港有毒植物圖鑑》,記錄香港117種有毒植物的資料。平日在實驗室工作的人員變身攝影師,孭起20磅重的攝影器材攀山涉水,記錄毒花毒草不同時態,其中追訪「斷腸草」花逾年時間。
香港公立醫院每年處理逾千宗中毒個案,但瑪嘉烈醫院病理科部門主管麥永禮表示,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實驗室2004年成立,至今共處理約數十宗與植物中毒有關的嚴重個案,即平均每年3至5宗。他舉例,市民將有毒植物誤認其他植物,例如把海芋誤當芋頭,錯誤服用而中毒。他說,每宗個案涉及不同的有毒植物,由於病例少,前線醫生可參考的資料零碎,「罕有就好難搞」,遂萌生編撰關於有毒植物書籍的念頭。
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19名同事將臨床經驗,配合毒理學和植物學文獻,編撰香港首本附有臨床治療資訊的《香港有毒植物圖鑑》,圖文並茂記錄117種植物有毒的位置、毒理、臨床治療、辨認特徵、藥用價值、中毒案例和化驗分析。
萬事起頭難,尤其書中500幅精美相片得來不易。化驗室同事在5年間出動近300次,每周走遍港九新界的山頭野嶺,捕捉植物由開花至結果的最佳形態。部分相片出自科學主任(醫務)林英豪之手,他坦言以「斷腸草」最耗時,用了數年時間才拍齊所有形態。他憶起,有次相約漁農自然護理署職員到城門水塘,打算拍攝斷腸草開花,到達後才發現仍未開花,「帶隊乘吉普車到河背水塘,攀過大帽山,橫跨了三個郊野公園,雖然搵到斷腸草,但都係未開花,之後自己再去多次」。
他的拍檔、高級醫務化驗師陳淑珊透露,再拍攝斷腸草開花時,遇上寒流,穿羽絨行上山,不顧儀態伏在坑渠旁拍攝,「只想影得好睇」。他們為拍攝植物最好的形態,每種植物平均花一小時,為這本圖鑑共拍攝過萬張相片。
《香港有毒植物圖鑑》由封面設計、內容、拍攝、翻譯、甚至校對,全由團隊一手一腳完成。這本圖鑑將存放於33間公立醫院圖書館,亦會安放於17間公立醫院的急症室、深切治療部、兒科及病理科等部門。醫管局亦向部分大學及7間公共圖書館提供圖鑑,以便公眾查閱,加強他們對有毒植物的認識。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Dr.東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