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童學業繁重 少於半數每日體力活動1小時

201702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根據國際標準,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進行一小時的體力活動。(資料圖片)
中文大學跨學科研究團隊回顧本地10年內33份文獻,再按照加拿大「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的9項國際指標,首次為本港兒童及青少年進行評估。結果發現,在「整體體力活動」及「家庭支持」指標表現最差,均評為D級,即是少於半數人能夠達標。研究團隊形容,「整體體力活動」表現不過不失,亦接近全球平均水平,可能與他們學業繁重、經常使用電子產品有關。
「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是加拿大首創的國際性項目,為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進行評估,9項指標包括「整體體力活動」、「組織性運動參與」、「步行或踏單車往返學校」、「學校體育」、「動態遊戲」、「靜態行為」、「家庭支持」、「社會及環境設施」及「政府政策及資源投放」,目前全球有38個國家及地區參與。
首席研究員、中大體育運動科學系系主任王香生稱,團隊回顧分析本地近10年內33份文獻後發現,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在「整體體力活動」及「家庭支持」指標表現最差,均評為D級。
根據本地現有的數據顯示,在「整體體力活動」方面,香港少於半數的兒童及青少年可達到每天體力活動一小時的國際標準,這與全球平均水平接近,反映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較低。至於「家庭支持」,僅約30%兒童及青少年每周最少一次和父母共同參與體力活動,無論對比全球高收入國家或其他8個亞洲國家,評級亦較落後。
研究亦顯示,「組織性運動參與」、「靜態行為」及「學校體育」三項指標,香港的表現一般,評級介乎C至C-,即約一半兒童及青少年能達標。本地現有數據發現,「靜態行為」方面,香港僅半數的兒童及青少年達到每天看電子螢幕不超過兩小時的標準;「學校體育」方面,雖然逾80%學校每周有兩節體育課,但實際課時比原訂少20%。
王香生強調,若身體健康差了,即使學業成績有多好也「補唔番」,香港兒童及青少年應遵從「三多一少」原則,即多體力活動、多參與組織性運動、多家庭支持及減少靜態行為。他鼓勵家長應多陪伴子女參與體力活動,減少使用電子產品,而學校也要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以提高學生對運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