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口試考廿四孝 「滌親溺器」嚇窒考生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一直被喻為「死亡之卷」,不少牙尖嘴利的考生以為可以在說話能力考卷搶回不少分數,但昨日的口試題目卻驚現廿四孝故事典故題,要考生討論「戲彩娛親」、「滌親溺器」哪個提倡孝道的故事更值得為人子女者學習,頓時考起學生,有考生直言:「個四字詞讀都未識讀」,認為題目太深,學生難以發揮。
「戲彩娛親」、「滌親溺器」說的是甚麼故事?題目附有解釋,指「戲彩娛親」是指「穿上斑斕的五彩衣裳,裝作小孩形態,戲耍舞蹈,娛悅雙親為樂」;「滌親溺器」則解作「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清洗便桶」。若非滿肚墨水可清楚解釋故事內容,恐怕亦難以作出精彩辯論搶分。
有考生看過題目後,直言:「兩個故事都唔識」,應考時「口啞啞」,擔心會嚴重失分;有考生更稱,在解釋「滌親溺器」時,「我講果陣原本想讀「迪」(滌粵音為迪),但係(同組考生)讀咗「條」,搞到我怯一怯跟咗佢,最後成組錯晒。」有考生則指:「有人話幫母親洗尿兜好唔衞生,唔應該滌親溺器,笑死。」
其他口試題目還包括「你認為那一種蔬菜更能象徵人生,試談談你的看法:洋蔥、苦瓜」,以及「以下哪一個詞語最適合形容青少年時期?迷惘、反叛、寂寞」、「以下是獎勵要考慮的準則,試按其重要性排優次:公平、及時、適度」。不少考生認為頭兩條題目較負面,「講到好灰。」
考評局回覆東網表示,中國語文科口語溝通試題以中六學生應有的知識為範圍,每道題目均附設簡單的閱讀材料,有關孝道典故的試題亦提供了故事主要內容,而該卷考核重點是溝通能力,考題本身並無預設立場,讓考生在發言應對的過程中,展現識見學養、思維邏輯、語言組織和應對能力。
--------------
《魔法軍團Z》魔法與鋼鐵の戰正式啟動!日系機甲戰棋手機遊戲《魔法軍團Z》好評配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