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病徵不明顯 奪命G型鏈球菌暗藏社區

2017031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孔繁毅指「G型鏈球菌」大多活躍在社區環境各處,市民在惡劣及衞生情況差的環境更易受襲。(資料圖片)
今次再有市民受食肉菌侵襲致命事件,惹起廁所水感染食肉菌疑雲,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指,「G型鏈球菌」大多活躍在社區環境各處,市民在惡劣及衞生情況差的環境更易受襲,寵物亦是其中一個帶菌源,如病人有養寵物,本身又有糖尿病,致身體容易有傷口,感染機會比一般人大得多,「G型鏈球菌」在海水中十分少見,相信婦人經廁所水中菌機會較細。
孔繁毅表示,食肉菌中最常見是創傷弧菌,多數由接觸海水或進食海產感染,死亡率約2成。至於G型鏈球菌則存於環境各處,市民在惡劣及衞生情況差的環境更易接觸到,同樣可引致壞死性筋膜炎,死亡率與創傷弧菌相若。衞生署並沒有統計G型鏈球菌感染個案,創傷弧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個案去年則有7宗,本年至今則只錄得1宗。
孔又指,食肉菌感染初期可能無明顯病徵,傷口只是普通紅腫及疼痛,病人未必察覺,如延誤數日才求診,食肉菌有機會一日內極速惡化。感染食肉菌一般需要將患處的壞死組織切除及處方抗生素治療,嚴重則要進行截肢手術。不過,糖尿病人的傷口愈合較差,令傷口組織惡化壞死,有機會要反覆進行多次清創手術。糖尿病人由於免疫系統差,食肉菌惡化速度亦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