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考察倡城市優勢互補 避免惡性競爭

201704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府下周將率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資料圖片)
港府下周三(19日)將率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其中6個城市,隨團出發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表示,大灣區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香港作為區內最國際化城市,擁有獨特優勢,有望擔任龍頭角色。不過,他亦提醒為避免城市之間惡性競爭,香港須與大灣區其他10個城市分配定位,屆時或要「放手」部分非優勢產業如碼頭貨運,並就空域管理等進行商討,才能優勢互補。
國家去年將粵港澳大灣區寫入「十三五」規劃的《港澳專章》,今年國家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提出研究制訂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計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譚志源指出,香港作為大灣區內最國際化的城市,從金融制度以至食物安全標準等均與國際接軌,服務管理如港鐵模式亦輸向全球,在「一國兩制」下更有獨特的法律優勢,故香港可擔任區內龍頭,即「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不過,事無完美,譚志源指大灣區講求「優勢互補」,即各城市需互相配合分擔不同角色,以免造成惡性競爭,故屆時香港或需放棄部分非優勢產業。譚舉例指,香港因土地及人手成本問題,碼頭貨運發展先天不足,貨運量早已被深圳等內地港口取代,故「勉強冇幸福」下應放手。但他強調,並非要全盤放棄有關產業,而是改由高增值發展入手,好像海事相關的法律、租賃或保險服務等,均可成為新出路。
至於爭議較多如空域管理的問題,譚志源承認香港正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而廣州白雲機場亦計劃興建第四及第五條跑道,各個城市需坐下來商討,他有信心會為香港爭取較有利的方案。譚強調,「優勢互補」在他眼中並非迫使香港放棄部分產業,反而是傾向規限內地城市與港競爭。
另外,譚志源認為,香港在配合大灣區規劃的基建方面已見完善,如公路方面即將有港珠澳大橋落成,鐵路方面則有高鐵香港段接駁全國鐵路網絡,有待解決的問題只剩下一地兩檢。
是次考察粵港澳大灣區,三天行程中將訪問6個城市,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及珠海,行程中會與省及市政府,以及省發改委官員會面。譚志源指,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與京津冀和長三角戰略經濟帶看齊,行程有助港府做好準備,在6月底前向國家發改委提交報告,而香港、廣東和澳門亦將與國家發改委在年內完成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並交由國務院審批。目前大灣區規劃仍屬概念性階段,故未適合向公眾或業界持份者作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