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保育不力拒修例 野生動物任宰割
香港生物多樣性豐富,卻缺乏適當保護,保護野生動物的條例附表,原來已經20年未有更新!棲息地於近年屢受遊人滋擾,又或遭到人為破壞的螢火蟲、海星、馬蹄蟹未納入條例保障範圍,而部分原生魚種、稀有的兩棲類動物、爬蟲、昆蟲,同樣因未受保護。專家提出可把附表替換成國際通用的「紅色名錄」,減省繁瑣的修例程序,政府卻不為所動,錯過了在數月前公布《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一併提出的大好機會,情況令人失望。
郊區河溪中小魚正在消失,如香港鬥魚、七星魚及北江光唇魚等。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動物保育部主管Gary Ades指出,因生態受破壞,及商業捕殺,不少海洋生物正面臨保育危機,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落後,根本未把牠們列入保護範圍。他更指,郊野常見的赤麂早年一直被稱為黃麖,經研究後才獲官方「正名」為赤麂,但過時的附表中列出卻依然是黃麖,連本港唯一的鹿類野生動物都「不入流」。
近年常有野生動物棲息地受滋擾、破壞的新聞出現,如受工程影響的馬蹄蟹;在夏季吸引大量遊人慕名觀賞的螢火蟲;曾慘被遊人挖去內臟的海星等,但這些物種亦不在附表中。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目的是禁止有人狩獵或蓄意騷擾條例附表二中列明的野生動物,不過,附表自1997年之後沒有更新。螢火蟲保育基金會主席麥肇峰表示,螢火蟲的存活數量不斷下降,惟法例落後,螢火蟲保護不足,條例有修改必要。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濕地保育總監劉惠寧指,條例附表過時,新發現或數量不斷減少的物種不受保護。政府於去年12月尾公布《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作為計劃督導委員會成員的他直言,有大量意見希望能改善本港的保育法例,當局最後僅承諾編製受威脅物種名冊。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Amanda Whitfort亦言,在本港實踐《生物多樣性公約》並推出計劃,是更新法例的理想時機,惟當局卻並無相關行動,情況令人十分失望。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成員葛珮帆表示,去年討論行動計劃時,政府的確沒有承諾修例,未來會在委員會上提出有關議題,希望當局能夠改善現況。
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言人表示,條例附表二已包括本港的重要原生物種,而由於修改該附表涉及多方面的考慮,署方暫未有計劃在短期內修改有關條文。
--------------------------------------------
《魔法軍團Z》港日協力完美重現二十年機戰經典!
Gameone自主研發鋼鐵機甲主題回合制戰棋(SLG)手遊《魔法軍團Z》好評配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