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發明步態及平衡器 分析姿勢評跌倒風險

201706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平衡計可評估使用者的平衡指標,以減低跌倒的風險。(吳艷玲攝)
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團隊研發可攜式裝置「便攜式步態分析器」,記錄及分析使用者的體育活動數據,分析用家步行姿勢的質素、識別問題所在以及確定鞋類、鞋墊、矯正鞋等的治療功效。團隊又應用相似的原理,研發「便攜式身體平衡計」,量度使用者的平衡指標,以監測體格健康和評估失去平衡而跌倒的風險。2項發明已於今年4月於瑞士舉行的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取得多項大獎,可用於運動醫學及治療。
2項發明由浸大物理系客席教授張大健教授與團隊設計,「便攜式步態分析器」只需於步行者的腰背繋上智能感應器,即可量度上下前後和左右3個方向擺動的步行數據,張解釋人走路時的每一步就是上下(垂直)、前後(水平)和左右(横向)3組擺動方向,而傳統測人體步速的方法要實驗。
團隊透過已申請專利的分析演算法,可得知步行者的步行規律姿勢、足弓狀況、協調、雙膝彎曲度、顫抖狀況、爆發力、反應時間、長者步行時 「拖步」的情況,以及多項以往未能探測的走路動態資訊。
新方法有望取代傳統使用實驗室、有感應器的地氈等,記錄步態的技術;並可於數分鐘內分析步態質素、損傷、鞋類舒適度和功效等;亦可用於發掘運動員的潛力,設計合適的培訓計劃。
另一項發明「便攜式身體平衡計」,可量度人的平衡能力,評估使用者的平衡指標,以減低跌倒的風險。用家要在不平衡的台階上,把身體作出一定的移動幅度,站約10秒,便可記錄其用作平衡的移動幅度,得出其平衡指標。
張大健教授指,市面上平衡器價格約3000港元至16萬港元,但他希望把平衡計價格訂為幾百港元至1000港元,「希望人人都應付到」,有望2年內推至個人及醫療銷售市場。至於傳統步行姿勢測量方法要在實驗室進行,用家要站在地氈上,「一塊地氈要30萬港元,1日只能幫2個人做測試」,其研發的便攜式儀器則要5萬港元,1日可為200人做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