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買3TB硬碟變40GB 市民到海關報案

201707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數十名市民早前透過社交網站,以599港元的優惠價購買電腦硬碟。(劉俊鈺攝)
網上購物方便快捷,惟因缺乏監管,容易陷入購物陷阱。數十名市民早前透過社交網站,以599港元的優惠價購買電腦硬碟,本聲稱硬碟容量為3TB,但收到貨後卻發現貨不對辦,經測試後發覺只得40GB,更估計為產品為10年前的貨式,但套上新的包裝盒魚目混珠。多名市民到工業貿易大樓向海關報案,冀引用《商品說明條例》調查事件。
汪先生在6月尾於Facebook群組看到,有人以優惠價599港元售賣原價為1299港元的3TB電腦硬碟,更要買一送一,該群組指「貨到收錢」他不疑有詐,數日後由速遞送貨收錢,一時疏忽並無即時檢查,及至晚上打開包裝時始發現電腦硬碟的插頭位並非最新形號,款式更為10年前,而內置存量僅得40GB,認為受騙。
另一受害者Ken亦是從該店購入電腦硬碟,當時由太太代收,其後亦發覺硬碟貨不對辦,因而在Facebook要求該店退貨,但不獲回覆更被封鎖。汪先生等受害者及後發現原來已有不少人受騙,更在網上組成群組,群組有40多人受騙,估計最終或有過百人受騙,涉及金額或有5萬港元。
汪指,不少網店沒有地址,亦無電話可供聯絡,只可靠Facebook訊息及電郵查詢問題,惟對方不時封鎖查詢對象,客人均求救無援,直言是「罪惡溫床」。他更在Facebook看到有人以1000多港元售賣假的勞力士手錶及256GB iPhone 7 plus,認為海關有必要監管。
街工周偉雄指,網店如雨後春筍般冒起,認為海關應從源頭或相關平台堵塞漏洞,並非受害者被騙後才出手處理。立法會議員梁耀宗指,現時網上交易不夠嚴謹,不少人以為網上購物較便宜,因而掉以輕心,更倡Facebook可設實名登記,以監管網店。
海關發言人回覆指,現正就有關舉報進行了解,如發現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情況會作出跟進,及採取執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