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即溶咖啡含毒素 較連鎖店咖啡高1.8倍

201707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調查機構建議,市民選購產品時盡量揀選較少糖及添加劑的產品。(何天成攝)
不少港人愛飲咖啡,有生物科技公司利用生物毒性測試技術,檢測30種市面上分別來自東南亞、南美洲及歐洲的暢銷三合一即溶咖啡,發現當中有33%樣本不合格,未能通過檢測,毒性水平更比連鎖店咖啡高達1.8倍。調查又發現,測試樣本的咖啡含量僅佔總成分5%至9%,其餘90%則是穩定劑、乳化劑及防凝結劑等添加劑,估計添加劑是樣本毒性的主要來源,增加飲用者患心血管疾病等潛在健康風險。調查機構建議,市民選購產品時,應多留意包裝上的成分標籤,盡量揀選較少糖及添加劑的產品。另外,調查又發現,8個樣本的糖分含量超過食物安全中心的指引。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小魚親測平台,以「轉基因鯖鱂魚」及「斑馬魚」胚胎毒性測試技術,該公司在今年5月在超市及網上平台採購了11個品牌,共30種三合一即溶咖啡樣本作魚胚胎毒性檢測。結果發現,只有不足一半的13種樣本屬代表品質卓越的「綠魚」,7種屬代表合格的「黃魚」,10種為代表有待改善的紅魚,當中又以歐美地區生產的樣本較東南亞生產的好。
調查又發現,即溶泡沫咖啡(Cappuccino)的樣本整體安全性最低,平均添加劑成分多達15種,當中包括含反式脂肪的植脂末,過量攝入可增加人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不孕及乳癌等風險。
至於價格方面,30個樣本平均價格為4港元一包,最低價格為每包1港元,最高為每包11.4港元,相差11倍。當中價格低於2.7港元,綠魚佔45%、黃魚佔22%、紅魚佔33%;價格在3.8港元或以上,綠、黃、紅魚比例平均,分別佔33%,故調查公司認為高價格樣本好壞參半,不存在愈貴愈安全情況。
品牌所在地,以東南亞樣本表現令人擔憂,僅2個達綠魚級;東亞地區樣本亦不樂觀,只有2個達綠魚級;歐美地區表現較好,綠魚佔9個。生產地方面,同樣以東南亞表現較差,綠魚僅佔3個,歐美則有4個,而東亞區表現好壞參半,雖有6個綠魚,但亦有7個紅魚。
另外,調查指14個有明確標示糖分的檢測樣本中,糖含量介乎0.6克至19克,當中8個樣本的糖含量超過食物安全中心,每100毫升飲品糖分不應高於5克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