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中期報告 吐露港現3瀕危1罕有物種

201707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研究發現在吐露港海域找到包括「管海馬」、「白頸鴉」等瀕危品種。(資料圖片)
海洋生態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不少學者都致力研究海洋生物多樣性,探索海洋的無限可能。港大學者針對吐露港及赤門海峽作出研究,並於大埔區議會會議發表中期報告。報告顯示研究團隊在吐露港海域找到3種瀕危品種包括「管海馬」、「白頸鴉」、「大螻蛄蝦」及1種罕有物種「陵蟹」,「陵蟹」自1978年便絕迹於汀角,直至今年再出現。
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博士何景欣指出,港大由2015年10月展開為期三年的研究,目前就截至2017年3月的研究內容作出中期報告。研究指出在吐露港海域找出四種瀕危物種,亦辨別了在吐露港及赤門海峽發現的890個海洋生物品種及104種水鳥。何又指,瀕危物種的生態變化備受棲息地減少、村屋發展及固體垃圾污染等因素影響。
何景欣指出,研究對200名遊客進行調查,發現遊客重視海域水質問題,並認為改善水質能對生物多樣性、漁獲及自然環境有所幫助。
大埔區區議員劉志成提及2015年12月城門河發現污染物,令吐露港出現魚類死亡事件,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梁美儀回應指,港大有團隊研究地下水,發現當時吐露港一帶有紅潮爆發問題,而源頭與沿岸村屋排放污水有關,故建議相關村屋的污水能先駁入污水處理廠,再作排污,以保護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