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食油高溫加工產毒素 宜避用膠容器

201707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消委會進行食油測試。(陳章存攝)
消委會測試發現香港多款食油含有塑化劑、污染物及致癌物,但食油是煮食必需品,究竟如何避開食安風險?消委會的檢測結果顯示,部分污染物或致癌物如游離氯丙二醇、環氧丙醇都是在高溫烹調或加工過程中產生。因此特級初榨的橄欖油,或以冷壓方式生產的食油,例如「Meridian」及「Clearspring」品牌的葵花籽油,均沒有檢測出相關致癌物。
理工大學食物安全及科學研究中心副總監黃家興表示,食油中的塑化劑及致癌物都無法透過高溫煮食過程去消滅,但呼籲市民勿恐慌。根據消委會檢測,食油的塑化劑要影響人體,至少要長期每日食用0.4公斤至1.2公斤的龐大分量食油,才會影響健康,而我們每日平均只會攝取數十克的食用油。
他又呼籲市民不要使用塑膠容器盛載油膩食物,因塑化劑是油溶性,市民容易經此途徑攝入體內。此外,亦不要怕浪費而翻用食油,食油在不斷經高溫烹煮的過程中,會釋出有毒物質,長期攝取可致癌。他又建議市民飲食要均衡,勿經常以油炸、煎炒方式煮食。
消委會亦提醒消費者,不同食油配搭不同烹調方式較健康,由於初榨橄欖油會因高溫而釋放大量油煙,只適用於低溫煮食,例如整沙律、涼拌及調校醬汁時應用煙點低的油,例如橄欖油、粟米油及葵花籽油;至於花生油、粟米油、芥花籽油等較適合日常家居煎、炒、煮等烹調方法。